太甲的意思

注音 ㄊㄞˋ ㄐ一ㄚˇ

拼音 tài jiǎ

基本釋義

⒈  星名。即太乙。唐王勃《益州夫子廟碑》:“華蓋西臨,藏五雲於太甲。”唐杜甫《大曆三年春將適江陵漂泊》詩:“五雲高太甲,六月曠摶扶。”仇兆鰲注引嚴羽《滄浪詩話》:“太甲,即太乙。甲乙相近而誤用也。”一說,“華蓋在旁六星曰六甲,分陰陽而配節候。太甲,恐是六甲一星之名。”見宋王應麟《困學紀聞·評詩》。

德語 Tai Jia (Eig, Pers, - 1557 v.Chr.)​

國語辭典修訂本

太甲「ㄊㄞˋ ㄐ一ㄚˇ」

⒈  人名。商王,湯之孫。既立,縱慾無度,伊尹放逐於桐,居三年,太甲悔過向善,能修德,伊尹迎歸,百姓以寧。見《書經·太甲中》。

⒉  書經篇名。分上、中、下三篇。

引證解釋

⒈  星名。即太乙。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廟碑》:“華蓋西臨,藏五雲於太甲。”
唐 杜甫 《大曆三年春將適江陵漂泊》詩:“五雲高太甲,六月曠摶扶。”
仇兆鰲 注引 嚴羽 《滄浪詩話》:“太甲,即太乙。甲乙相近而誤用也。”
一說,“華蓋在旁六星曰六甲,分陰陽而配節候。太甲,恐是六甲一星之名。”見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評詩》。 明 梅鼎祚 《玉合記·奏凱》:“平鼠寢易如翻掌,雲高太甲映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