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若的意思

注音 ㄨㄢˇ ㄖㄨㄛˋ

拼音 wǎn ruò

詞性 連詞

基本釋義

⒈  宛如;彷彿。

那棵榕樹枝葉繁茂,宛若巨大的綠傘。

as if;


英文 to be just like

德語 als ob

法語 être exactement comme

國語辭典簡編本

宛若「ㄨㄢˇ ㄖㄨㄛˋ」

好像。

造句此地山明水秀,風物淳美,宛若世外桃源。

國語辭典修訂本

宛若「ㄨㄢˇ ㄖㄨㄛˋ」

⒈  好像。南朝宋·劉義慶也作「宛如」。

《世說新語·賞譽》:「長和兄弟五人,幼孤。祜來哭,見長和哀容舉止,宛若成人。」
《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自此瘡越加大了,頭脹如栲栳。每夜二鼓叫呼,宛若被鞭之狀。」

引證解釋

⒈  彷彿;好象。

晉 無名氏 《晉白紵舞歌詩》:“輕軀徐起何洋洋,高舉兩手白鵠翔。宛若龍轉乍低昂,凝停善睞容儀光。”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長和 兄弟五人,幼孤。 祜 來哭,見 長和 哀容舉止,宛若成人。”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枯鬆再生》:“明皇 遭 祿山 之亂,鑾輿西幸。禁中枯鬆復生,枝葉蔥蒨,宛若新植者。”
清 徐士鑾 《宋豔·奇異》:“公命取經令讀,一閲如流,宛若素習。”
陶爾夫 《伐木者的旅行》三:“只見一片蔥綠色的密松林,它隨著山坡起伏,宛若大海中的巨浪,一直伸向遠方。”

⒉  漢 代女子名。 《史記·孝武本紀》:“神君者, 長陵 女子,以子死悲哀,故見神於先後 宛若。

宛若 祠之其室,民多往祠。”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兄弟妻相謂‘先後’。 宛若,字。”
司馬貞 索隱:“﹝先後﹞即今妯娌也……宛音冤。”

⒊  後世用為妯娌的代稱。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霍女》:“妾家雖貧,無作賤媵者,無怪諸宛若鄙不齒數矣!”
清 方苞 《七思·伯姊》:“幸有妹兮為宛若,謂餘生兮將有託。”
王闓運 《帥芳哀詞》:“和於宛若,勤於缶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