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意思

注音 ㄑㄩ

拼音

基本釋義

國語辭典簡編本

屈「ㄑㄩ」

1.彎曲、曲折。

造句曲、

2.順服、折服。

造句寧死不、威武不能

3.使彎曲。

造句膝、指一算

4.短虧、不正直。

造句、情、辭

5.冤枉。

造句死、叫、訴

6.委曲。

造句意奉承、駕光臨

7.姓。

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ㄑㄩ

拼音


[名]
1.委曲的心意。如:「受屈」、「叫屈」。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代子求官,為夫訴屈。」

2.姓。如戰國時楚國有屈原。
[動]
1.彎曲。如:「屈膝」、「屈指一算」。

2.降服、折服。如:「屈服」。《孟子.滕文公下》:「威武不能屈。」唐.韓愈〈張中丞傳後敘〉:「城陷,賊以刃脅降巡,巡不屈。」

3.降低身分。如:「屈意奉承」、「屈駕光臨」。《三國志.卷二.魏書.文帝紀》:「欲屈己以存道,貶身以救世。」
[形]
1.彎曲不直。《孟子.告子上》:「有無名之指,屈而不信。」

2.短虧、虧損。如:「理屈」、「情屈」。漢.王充《論衡.自紀》:「然則辯言必有所屈,通文猶有所黜。」
[副]
1.勉強、強迫。《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

2.冤枉。如:「屈死」、「屈打成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