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稜的意思
注音 ㄇㄛˊ ㄌㄥˊ
拼音 mó léng
基本釋義
⒈ 態度、意見等不明朗;不加可否。
例模稜兩可。
英ambiguous; equivocal;
模稜「ㄇㄛˊ ㄌㄥˊ」
⒈ 比喻態度、意見或語言含糊不定。參見「摸稜兩可」條。
引證解釋
⒈ 亦作“模稜”。喻遇事不置可否,態度含糊。見“模稜”。
引宋 陸游 《老健》詩:“不怪模稜嗤了了,但驚紾臂勸徐徐。”
明 吾邱瑞 《運甓記·太真絕裾》:“若首鼠模稜,負恩不報,汗顏人世者,非夫矣。”
《水滸傳》第二回:“不拘貴賤齊雲社,一味模稜天下圓。”
茅盾 《曇》二:“蘭女士 的頭動了一下,那態度是模稜得很,表示不出‘然’或‘否’。”
▸ 模稜兩端
▸ 模稜兩可
▸ 模稜手
▸ 模稜首
▸ 首鼠模稜
▸ 人模人樣
▸ 人模狗樣
▸ 喬模喬樣
▸ 喬模樣
▸ 翹稜
▸ 起模畫樣
▸ 頗稜
▸ 評模
▸ 剽模
▸ 七稜八瓣
▸ 譜模
▸ 劈稜簡
▸ 坯模
▸ 撲稜
▸ 諾模圖
▸ 畦稜
▸ 鋪模
▸ 磨稜刓角
▸ 墨模
▸ 木模
▸ 名模
▸ 模古
▸ 迷颩模登
▸ 模造
▸ 模糊
▸ 模具
▸ 摸稜兩可
▸ 模鎔
▸ 摸稜
▸ 模數轉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