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頭纛的意思

注音 ㄌㄤˊ ㄊㄡˊ ㄉㄠˋ

拼音 láng tóu dào

基本釋義

⒈  用狼頭作標誌的大旗。亦作:狼纛。

引證解釋

⒈  用狼頭作標誌的大旗。

《隋書·北狄傳·突厥》:“其先國於 西海 之上,為鄰國所滅,男女無少長盡殺之。至一兒,不忍殺,刖足斷臂,棄於大澤中。有一牝狼,每啣肉至其所,此兒因食之,得以不死。其後遂與狼交……狼生十男,其一姓 阿史那氏,最賢,遂為君長,故牙門建狼頭纛,示不忘本也。”
《資治通鑑·陳宣帝太建十三年》:“﹝ 隋 帝﹞遣太僕 元暉 出 伊吾道,詣 達頭,賜以狼頭纛。”
胡三省 注:“突厥 之先,狼種也,子孫為君長,牙門建狼頭纛,示不忘本也。”
清 趙翼 《偶閱<汴梁雜詩八首>考汴州沿革爰補其缺》詩之六:“領得狼頭纛一枝,仍容守 汴 建朝儀。”
亦作“狼纛”。 《新唐書·回鶻傳上》:“﹝可汗﹞與 子儀 會 呼延谷,可汗恃其彊,陳兵引 子儀 拜狼纛而後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