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的意思
注音 ㄒ一ㄤ ㄏㄜˋ ㄍㄜ
拼音 xiāng hè gē
基本釋義
⒈ 古歌名。
相和歌「ㄒ一ㄤ ㄏㄜˋ ㄍㄜ」
⒈ 樂曲名。為兩漢及魏晉對民間歌曲作藝術加工所形成的歌舞、大麴等音樂的總稱。最初不用任何伴唱、伴奏,後一人唱,三人和,也有以樂器與歌曲相和的。伴奏的樂器除歌者所執的節鼓外,常用的有琴、瑟、琵琶、笛、箏、笙等。
引證解釋
⒈ 古歌名。參閱《樂府詩集·相和歌辭》題解。
引《宋書·樂志三》:“《相和》, 漢 舊歌也。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
▸ 將相和
▸ 和歌
▸ 相和
▸ 壎篪相和
▸ 和睦相處
▸ 搖相應和
▸ 三和土
▸ 軟和
▸ 瑞相
▸ 任職相
▸ 上下相安
▸ 傻相
▸ 融和
▸ 仁和
▸ 山歌
▸ 融和駘蕩
▸ 睿相
▸ 戎歌
▸ 撒和
▸ 襦袴歌
▸ 肉相
▸ 詘膝請和
▸ 勸相
▸ 勸和
▸ 入相
▸ 日和風暖
▸ 日月相
▸ 鵲橋相會
▸ 犬牙相錯
▸ 筌相
▸ 人不可貌相
▸ 缺壺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