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琴的意思

注音 ㄒ一ㄤˊ ㄑ一ㄣˊ

拼音 xiáng qín

基本釋義

⒈  古代喪祭禮,謂親喪大祥祭日為節哀而彈奏素琴。語出《禮記·檀弓上》:“孔子既祥,五日彈琴而不成聲,十日而成笙歌。”又《喪服四制》:“祥之日,鼓素琴,告民有終也。”鄭玄注:“鼓素琴,始存樂也。三年不為樂,樂必崩。”孔穎達疏:“大祥之日,得鼓素琴,告教其民使衰有終極也。”

引證解釋

⒈  參見“大祥”。參見“大祥”。

古代喪祭禮,謂親喪大祥祭日為節哀而彈奏素琴。語出《禮記·檀弓上》:“孔子 既祥,五日彈琴而不成聲,十日而成笙歌。”
又《喪服四制》:“祥之日,鼓素琴,告民有終也。”
鄭玄 注:“鼓素琴,始存樂也。三年不為樂,樂必崩。”
孔穎達 疏:“大祥之日,得鼓素琴,告教其民使衰有終極也。”
宋 蘇軾 《次韻趙景貺督兩歐陽詩破陳酒戒》:“祥琴雖未調,餘悲不敢留。”
明 思宗 《閒坐》詩:“聖代自能調化瑟,孤生未忍治祥琴。”
清 趙翼 《服闋後親友多勸赴官》詩之一:“祥琴才罷忍彈冠,多少鑼聲促上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