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舉的意思
注音 ㄒ一ㄥˊ ㄐㄨˇ
拼音 xíng jǔ
基本釋義
⒈ 作為,舉動。
引證解釋
⒈ 作為,舉動。
引《魏書·崔光傳》:“為民父母,所宜存恤,靖以撫之,猶懼離散,乃於收斂初辰,致此行舉,自近及遠,交興怨嗟。”
⒉ 巡查報告。
引《漢書·成帝紀》:“遣光祿大夫博士 嘉 等十一人行舉瀕 河 之郡水所毀傷睏乏不能自存者,財振貸。”
顏師古 注:“巡行而舉其狀也。”
⒊ 做官,故 孔子 只講得個“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這便是 孔子 的舉業。’”做官,故 孔子 只講得個“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這便是 孔子 的舉業。’”
引謂根據品行任用人才。語本《禮記·文王世子》:“凡語於郊者必取賢斂才焉:或以德進,或以事舉,或以言揚。”
《儒林外史》第十三回:“馬二 先生道:‘你這就差了。舉業二字,是從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就如 孔子 生在 春秋 時候,那時用“言揚行舉”
▸ 言揚行舉
▸ 舉行
▸ 行事舉例
▸ 舉眼
▸ 蝸行
▸ 三百六十行
▸ 人行道
▸ 辱行
▸ 入行
▸ 善行無轍跡
▸ 任舉
▸ 撒潑行凶
▸ 人造行星
▸ 闕行
▸ 日本興業銀行
▸ 缺行
▸ 人存政舉
▸ 榷舉
▸ 卻行求前
▸ 驅行
▸ 三十六行
▸ 卻行
▸ 戎行
▸ 曲行
▸ 人生行樂耳
▸ 群行
▸ 人間行路難
▸ 全行
▸ 施行
▸ 遒舉
▸ 三人行必有我師
▸ 曲學詖行
▸ 全武行
▸ 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