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牛的意思

注音 ㄕㄨˋ ㄋ一ㄡˊ

拼音 shù niú

基本釋義

⒈  春秋時魯叔孫穆子與庚宗婦人所生之子,號曰“牛”,官為“豎”,稱“豎牛”。頗受寵愛,年長,使參與政事,後釀成禍亂。見《左傳·昭公四年》和《昭公五年》。

引證解釋

⒈  春秋 時 魯 叔孫穆子 與 庚宗 婦人所生之子,號曰“牛”,官為“豎”,稱“豎牛”。頗受寵愛,年長,使參與政事,後釀成禍亂。見《左傳·昭公四年》和《昭公五年》。

《淮南子·說林訓》:“叔孫 之智,欺於 豎牛。”
三國 魏 李康 《運命論》:“叔孫豹 之暱 豎牛 也,禍成於 庚宗。”
清 袁枚 《隨園隨筆·術數》:“叔孫豹 夢天厭己,而得 豎牛 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