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足的意思

注音 ㄉㄨㄣˋ ㄗㄨˊ

拼音 dùn zú

基本釋義

⒈  以腳跺地。多形容情緒激昂或極其悲傷、著急。

國語辭典簡編本

頓足「ㄉㄨㄣˋ ㄗㄨˊ」

以腳用力踩踏地面,表示憤怒、懊惱等。

造句搥胸頓足

國語辭典修訂本

頓足「ㄉㄨㄣˋ ㄗㄨˊ」

⒈  以足跺地。

《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傳·王溫舒傳》:「其頗不得,失之旁郡國,黎來,會春,溫舒頓足嘆。」
《三國演義·第一四回》:「玄德默然無語。關公頓足埋怨。」

引證解釋

⒈  以腳跺地。多形容情緒激昂或極其悲傷、著急。

《韓非子·初見秦》:“聞戰頓足徒裼,犯白刃,蹈鑪炭,斷死於前者,皆是也。”
唐 杜甫 《兵車行》:“牽衣頓足闌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呂無病》:“女握手哽咽,頓足不能出聲。”
劉半農 《揚鞭集·學徒苦》:“呱呱兒啼,主婦震怒,拍案頓足,辱及學徒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