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預習知識點歸納

  六年級的語文主要學習什麼內容?語文的知識點豐富,想要好好掌握,同學們最好課前預習一下。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一

  《山中訪友》

  1、重點問題:

  ***1***說說作者在山中都拜訪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課文為什麼以“山中訪友”為題。

  答:作者拜訪的“朋友有老橋、鳥兒、露珠、樹、山泉、溪流、瀑布、懸崖、白雲、雲雀、落花、落葉等一切自然界的朋友。作者以“山中訪友”為題目是運用擬人的手法,將自然界的一切都稱之為朋友,這樣寫更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2***讀讀下面的句子,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①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吧?

  答:作者把“老橋”比喻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站”是擬人的用法,不但寫出了橋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無聞為大眾服務的品質,充分表達了作者對橋的讚美和敬佩。

  ②走進這片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

  答:擬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達了作者和鳥兒、露珠這兩位朋友和作者之間的默契和親密的情誼。

  《草蟲的村落》

  1、重點問題

  ***1***想一想隨著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蟲的村落”看到些什麼。

  答:我們和作者一道在草蟲的村落看到了街道、小巷、來來往往的“村民們”、花色斑斕的小圓蟲、龐大的蜥蜴、甲蟲音樂家們、搬運食物的“村民們”、氣象觀測者、建築工程師。

  ***2***填空:作者看到一隻孤零零地在草叢中爬行的小蟲,把它想象成了***一位“遊俠”*** ;看到花色斑斕的小圓蟲,把它們想象***成“南國的少女” *** ;看到振動翅膀的甲蟲,把它們想象***成“音樂家” *** ;看到推著食物行走的甲蟲,把它們想象***成從遠方歸來的“勞動者” ***

  2、中心思想:作者以奇異的想象,追隨著一隻爬行的小蟲,對草蟲的村落作了一次奇異的遊歷,從中反映了作者對大自然、對小生物的喜愛之情。

  二

  《詹天佑》

  1、重點問題:

  ***1***課文是從三個方面來敘述詹天佑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過程:***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

  ***2***詹天佑開鑿居庸關採用的是***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法***開鑿八達嶺採用的是***中部鑿井法、兩端鑿進法***。。

  2、人物評價:詹天佑是一個***不怕困難,勇於挑戰,工作嚴謹,熱愛祖國***的人。

  《懷念母親》

  1、標題含義:懷念兩個母親:親生母親和祖國母親。

  2、重點問題

  ***1***“我的祖國母親,我是第一次離開她。不知道為什麼,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頻來入夢”是什麼意思?你知道祖國母親“頻來入夢”的原因嗎?***

  答:“頻來入夢”的意思是祖國母親經常到夢中來。作者遠離故土,身居異國他鄉,尤其作者是第一次離開祖國,猶如孩子離開母親的懷抱,心中無限思念。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所以“祖國母親”不斷在夢中浮現。

  ***2***然而這淒涼並不同普通的淒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為什麼我在想到故鄉、老朋友時,心裡感到淒涼,卻又是甜蜜的?***

  答:淒涼是因為作者身在異國小城,心中有憂愁、有思念;甜蜜是因為回想起故國的親朋好友,感到他們無處不在,他們是那樣牢固地烙印在自己的記憶深處,在作者孤寂時陪伴著他,心中自然又多了一絲安慰。

  《窮人》

  2、重點問題:

  段落:她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什麼呢?這是鬧著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麼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

  問題:這一段採用了什麼寫法?解釋詞語忐忑不安的意思,並分析桑娜當時的心理?

  答:***1***本段寫法:***心理描寫***,省略號的連續運用,表明桑娜當時的心理活動時斷時續,逼真地寫出了桑娜的***不安***。***2***“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桑娜抱回孤兒後,面對自己的五個孩子,她緊張、擔憂,她不知道丈夫會說什麼,a覺得自己這樣做給丈夫增加了負擔,覺得對不起他;她擔心丈夫突然回來,b不知道怎麼告訴丈夫自己把孤兒抱回家的事。c但是她寧可讓丈夫揍一頓,也要收養孤兒。

  2、人物評價:桑娜是一個***勤勞能幹,愛護家人,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婦女。漁夫是一個***樸實善良,毅力頑強,熱愛生活,愛妻子***的丈夫。

  7、文章情節:課文記敘了一個寒風呼嘯的夜晚,桑娜與漁夫主動收養已故鄰居西蒙的兩個孩子的故事。

  三

  《唯一的聽眾》

  1、重點問題: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場,請繼續吧。”***老人真的耳聾了嗎?她為什麼說自己耳聾?***

  答:a老人並沒有耳聾。b作為一位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教授,老人聽出“我”拉得並不好,更從“我”被人發現後“準備溜走”的舉動中,發現“我”缺乏自信。她為維護我的自尊,幫我樹立自信,讓“我”有了面對老人拉琴的勇氣,老人謊稱自己耳聾。

  2、中心思想:本文記敘了“我”在一位音樂教授真誠無私的幫助下,由沒有信心學會拉小提琴,到能夠在各種文藝晚會上為成百上千的觀眾演奏的事,讚揚了老教授愛護、鼓勵年輕人成才的美德,表達了“我”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只有一個地球》

  1、寫作方法:本文是一篇***說明文***,說明文常用的說明方法有:下定義、分類別、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比喻***、畫圖表、引資料等。說明方法以及作用:列數字科學準確具體;舉例子具體真切;作比較突出強調;打比方形象生動

  例如:***1***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也是有限的。拿礦物資源來說,它不是上帝的恩賜,而是經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地質變化才形成的。***舉例子***

  ***2***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在群星璀璨的宇宙海洋中,地球就像一葉扁舟。***打比方***

  ***3***地球表面的面積是5.1億平方千米,而人類生活的陸地大約只佔其中的五分之一。***列數字***

  ***4***同茫茫的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作比較***

  《這片土地是神聖的》

  1、重點問題:理解下面句子的含義

  ***1***“任何降臨在大地上的事,終究會降臨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答:地球是人類的家園,如果家園受到破壞,那麼任何對大地的影響,對地球的傷害都將演變成對人類自身的傷害。這句話直接點明瞭人類的生存與大地的密切關係。

  ***2***“大地不屬於人類,而人類是屬於大地的。”

  答:大地不屬於人類:人類不是大地的主人,誰也沒有權利,也不可能擁有對大地的控制權,誰也不能憑藉自己的喜好來對待神聖的大地。人類屬於大地:因為大地使人類的生命不斷得以繁衍、延續,離開大地,人類將無法生存。

  2、中心思想:本文是印第安酋長西雅圖的著名演說,他生動形象地描述了人類與大地上河水、空氣、動植物等的血肉關係,強烈地表達了印第安人對土地無比眷戀的真摯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