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圍魏救趙的故事
圍魏救趙:指攻擊敵人後方,迫使進攻的敵人撤回兵力的戰術。
戰國時期,有兩位著名的軍事家。一個叫孫臏,一個叫龐涓。兩人曾拜同一位老師學習兵法,後來兩人一同為魏國效力。龐涓小肚雞腸,非常嫉妒孫臏的軍事才能,便想方設法地陷害他,致使孫臏被削去膝蓋骨。後來,孫臏被齊國大將田忌祕密營救到齊國。圍魏救趙,就是孫臏與龐涓之間的一場戰爭。
當時,魏國率先在眾多諸侯國中進行政治軍事改革,國力日盛,並先後兼併了一些弱小的諸侯國。當時與魏國國力相當的諸侯國,在其東部有齊國,在其西部有秦國。魏國的鄰國趙國、衛國則顯得比較弱小。
公元前368年,趙國在齊國支援下,出兵攻打魏國的屬國衛國。魏惠王派大將龐涓率兵近十萬圍攻趙國的國都邯鄲。趙國只得向齊國求救。齊國大臣鄒忌主張不救,因為這樣會消耗本國的實力。但大臣段幹綸認為,如果魏國打敗趙國,魏國的勢力會更加強大,進而對齊國造成威脅,因此極力主張支援趙國。
齊威王採納了段幹綸的建議,以田忌為大將、孫臏為軍師,出兵八萬救趙。身為軍師的孫臏在分析形勢後,認為魏國軍隊很強大,如果與魏軍正面交鋒會造成齊國的較大損失,所以應該避實就虛,趁著魏國精銳部隊在外,魏國國都大梁防務空虛的機會,攻打它的國都,迫使魏軍回救大梁,趙國的危險就會自然消解。
為爭取戰略主動,孫臏決定給敵軍制造齊國部隊弱小的假象。他故意派無能的軍官帶兵進攻魏國的軍事重鎮平陵,結果齊軍大敗。魏國大將龐涓以為齊軍不堪一擊,於是加緊對趙國的進攻,絲毫沒有想到齊軍會攻打魏國的國都大梁。
與此同時,孫臏親自率領精銳部隊進逼魏國國都大梁。龐涓聞訊,迅猛從攻打趙國的前線往回撤軍,長途跋涉去保衛國都。因為兵困馬乏,又陷入孫臏的包圍圈中,結果魏軍被打得落花流水。
成語“圍魏救趙”由此而來。
- 成語圍魏救趙的故事
- 外貿助理中文自我介紹
- 自我評價簡歷怎麼寫合適
- 重灌電腦系統聲音消失了怎麼辦
- 致親愛的父母一封信
- 關於雲的兒童詩歌
- 守望先鋒猩猩團戰技巧
- 高考政治實踐觀專題訓練
- 司機入黨轉正申請書
- 讀後感教師評語大全_讀後感教師評語怎麼寫
- 解夢夢見蛇走了
- 海綿寶寶黑白鉛筆畫圖片
- 高一上冊政治揭開貨幣的神祕面紗教案
- 杭州社保卡辦理地點
- 企業文化建設論文範文發表
- 畢業生審批單位評語
- 測試壓力的心理測試題
- 守望先鋒大錘叫什麼及其背景故事
- 守望先鋒猩猩叫什麼及其背景故事
- 班主任學期工作總結初中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