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的歷史典故
四面楚歌,我國古代成語,出自《史記·項羽本紀》,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到達孤立無援的窘迫境地。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釋義】楚歌:楚國人的歌曲。四面八方都傳來楚國人的歌曲。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四面楚歌【歷史典故】
項羽和劉邦之間的楚漢之爭,持續了五年的時間,戰爭初期,雙方互有勝負,但後來劉邦的實力不斷壯大,項羽逐漸處於劣勢。雙方曾約定以鴻溝東西邊作為界限,東屬楚,西屬漢,互不侵犯。
後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向東開往彭城的項羽部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對楚軍發起進攻。劉邦的這一舉動,項羽猝不及防,被漢軍逼到了垓下。韓信又設下十面埋伏,將楚軍團團圍住。
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也沒有了。面對強大的漢軍,項羽很難突出重圍。為了徹底瓦解楚軍的鬥志,劉邦採用張良的建議,命漢軍高唱楚地的歌曲,使楚軍以為漢軍已經佔領了所有的楚地。項羽夜裡聽見四面都唱起楚地的民歌,吃驚地問:“劉邦已經得到楚地了嗎?為什麼他的部隊裡面楚人這麼多呢?”他深感大勢已去,便從床上爬起來,在營帳裡面喝酒解愁。他此刻最放不下的就是他心愛的虞姬和那匹烏騅馬。想到這裡,他一邊飲酒,一邊悲哀地唱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唱完,直掉眼淚,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覺得抬不起頭來。虞姬自刎於項羽的馬前,項羽英雄末路,最終自刎於烏江邊。
四面楚歌【成長心語】
剛愎自用的項羽因為眾叛親離而陷入了絕境,在現實生活中,陷於絕境的人往往也都是咎由自取,他們平日的舉動使所有的人都對他們失去了信心,當“狼”真的來的時候,也不再有人同情他們,結果自然可想而知。如果你不想讓自己遭受四面楚歌的厄運,就在平日裡,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多結交一些靠得住的朋友。正所謂“千里難尋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多一個朋友多一個機會,得罪一個人就少一些機會。把朋友當做一生的依靠,相信你的人生之路一定會平坦、順暢。
- 四面楚歌的歷史典故
- 住房公積金管理工作會上的講話
- 工筆畫人物畫高清圖片
- 西方藝術哲學史論文
- 小兒中暑該怎麼辦比較好
- 課前三分鐘演講稿中學生_總有一篇適合
- 女性冬季養生喝什麼湯最有營養
- 鹿肉怎麼吃
- 推薦一本好書演講稿
- 教師產假續假申請書
- 談談當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現狀的論文
- 感激一個人的句子
- 公司財務經理個人工作計劃範文
- 電腦虛擬記憶體不足怎麼設定
- 數控專業學生面試自我介紹
- 關於校園安全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 暑期優秀教師政治學習感受與收穫
- 有關動漫的經典語錄
- 經典高三畢業臨行勵志贈言
- 超簡單的好看的桌子簡筆畫步驟圖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