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與技術環境閱讀答案
人的大腦是非常豐富的,是永遠可以開發和利用的自然智慧,而人工智慧再先進也不會完全取代自然智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類與技術環境》的文章閱讀以及相關的閱讀答案,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人類與技術環境》原文閱讀
① 近幾年來,人類發明了抗生素、殺蟲劑、電視、雷達、發動機、原子反應堆、電子計算機這一切構成了今天高度發達的技術環境,也稱為“第二自然界”。使地球上的物質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大約每隔15年數量增加一倍。在當今世界,人類正面臨著自己建造的技術環境的嚴峻挑戰。
② 跟技術環境的變革速度相比,生物機體的演變速度極其緩慢。考古專家和人類學家都認為,原始人與現代人在大腦構造上相差無幾。幾千年來,人對語言的反應速度並無差異,基本上是平均每秒鐘接受2.5個單詞。然而。從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以每秒鐘計算5000次發展到當前每秒鐘幾十億次的大型計算機,還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
③的大腦能不斷適應飛速發展的技術環境嗎?有的人甚至認為將來人工智慧也許會完全取代自然智慧。難道果真如此嗎?科學界的有識之士,對於這一點的回答是肯定的,而對於第二點則持否定態度。
④ 大腦是人類自然智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人的大腦裡的神經元有140多億個。構成了地球上最完善和效率最高的自然資訊系統,這是自然界的美妙絕倫的創造,是人類發明的任何最先進的資訊科技工具或人工智慧都無法超越的。
⑤ 總之,儘管人類創造的技術環境無時無刻不在向它的主人提出嚴峻的挑戰,但是,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程序中,人類永遠是技術環境的主人。
《人類與技術環境》閱讀習題
19、第 ④段的“取之不盡”的“之”指代的是: ***1分***
20、什麼是“第二自然界”?請用一句話概括。***2分***
21、第 ②段中畫橫線的句子運用了哪幾種說明方法?說明了哪些問題?請依據上下文簡答。***3分***
22、為什麼說“人類正面著自己建造的技術環境的嚴峻挑戰?***2分***
23、“人類永遠是技術環境的主人”這一結論的根據是什麼?***2分***
《人類與技術環境》參考答案:
19、聯絡上下文可知。 大腦
20、考察學生的概括能力。結合所在句子及上下文可解。 人類自己建造的高度,發達的技術環境
21、考察說明方法的鑑別。 舉例子,列資料,作比較。說明電子計算機發展速度快;生物機體的演變比技術環境的變革緩慢得多。
22、聯絡上下文可知。 因為跟技術環境的變革速度相比,生物機體的演變速度極其緩慢,與之不相適應。
23、考察關鍵語句的理解。 聯絡上下文可知。 人的大腦是非常豐富的,是永遠可以開發和利用的自然智慧,而人工智慧再先進也不會完全取代自然智慧。
- 人類與技術環境閱讀答案
- 什麼是小學語文素養_怎樣提高
- 柬埔寨過年習俗有什麼講究
- 高三學生自我介紹範文
- 小金魚冬季飼養的方法
- 關於感人的名言警句
- 勤儉節約手抄報圖片
- 三分鐘演講稿關於追星
- 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簡介
- 考研政治理解說明選擇的技巧
- 孕婦可以吃茄子嗎以及孕期不宜吃的蔬菜
- 脫穎而出的成語典故
- 青島註冊進出口貿易公司流程
- 關於激勵人的勵志語錄優美
- 開自動擋汽車有什麼常見壞習慣
- 公共衛生工作報告
- 初中朋友留言的暖心話短語
- 我的正能量手抄報簡易
- 天生抬頭紋的面相解析性格與命運
- 新課標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