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構建網路輿論戰基礎學科群的思考

  【論文關鍵詞】網路輿論戰 學科視野 基礎學科群 構建 
  【論文摘要】在闡述構建網路輿論戰基礎學科群必要性的過程中,簡要分析網路輿論戰與不同學科的內在關係,闡明瞭網路輿論戰研究的眾多適用學科,並就如何構建我國網路輿論戰基礎學科群提出了粗淺的建議。 
  國內網路輿論戰研究的進展之所以不盡人意,除了起步較晚、方法手段單調之外,也與研究視野單一、學科基礎狹窄、研究力量單薄等因素有關。科學構建我國網路輿論戰基礎學科群是拓展研究視野、整合相關資源、夯實研究基礎、提升網路輿論戰研究水平的必然選擇。 
  1構建網路輿論戰基礎學科群的必要性 
  從可以檢索到的文獻來看,現有的網路輿論戰研究視角多侷限於單一學科,尤其是集中於新聞播學的角度,已成為網路輿論戰研究進一步發展的制約因素。為推動我國網路輿論戰研究儘快由起步走向深入,其研究視野必須實現由單一學科向多學科轉變。 
  1.1單一學科視角制約著我國網路輿論戰的研究水平:國內現有的網路輿論戰研究,大多從新聞傳播學的角度、用新聞傳播學的思維進行分析與研究,甚至直接以新聞傳播學的術語來命名,或者按照新聞傳播學的脈絡來展開。相關研究成果除了零散地釋出於各種學報等刊物之外,只能相對比較集中地發表於“軍事記者”等新聞刊物或網路媒體之上。 
  與此同時,我國為數不多的網路輿論戰研究明視訊記憶體在著“三多三少”現象:一是描述網路輿論現象多,深入研究網路輿論規律少。發生於近期戰爭中的一些網路輿論現象,是我國不少研究者關的主要關注點,圍繞戰爭中一些個案進行研究的現象非常明顯。這些文獻之中當然不乏真知灼見,但也有一些只是侷限於一般現象的描述。二是開展理論分析多,進行實證研究少。網路輿論戰研究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克敵制勝,必須著眼於我軍實際,服務於我軍的客觀需要,解決制約我軍網路輿論戰研究水平與實施能力的問題。然而,國內網路輿論戰研究中,泛泛而談的理論性研究較多,針對我軍實際進行實證性研究的少,提出具有操作性對策的更十分鮮見。三是新聞傳播業及相關背景的研究者多,其他學科專業的研究者少。發表文章或出版專著的作者身份各不相同,但相當一部分是新聞戰線的新聞工作者,其他人員中的大部分則與新聞傳播業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尤其是對近期戰爭中的輿論現象進行個案研究的人員,大多是活躍於一線的戰地記者,或者是新聞媒體的編輯人員。 
  客觀地講,從新聞傳播學角度進行研究,取材方便,成文快捷,易於推廣,在網路輿論戰研究起步階段具有積極作用,卻也存在著理論性不強、實證研究不足、缺乏操作性等侷限。新聞傳播業及相關背景的研究者早已養成了新聞學的思維定式,喜歡用新聞學的方法研究和分析研究物件,善於用講故事的方式撰寫文章,習慣於描繪一般現象與淺層次分析,容易輕忽網路輿論戰本質規律的探索。 
  1.2多學科視野是網路輿論戰研究的內在要求:就其基本內涵來講,網路輿論戰是以計算機網路為平臺,以輿論資訊為武器,綜合運用各種網路資源,根據傳播學、心理學、管理學等學科原理,通過網路傳媒進行有針對性的資訊傳播和資訊滲透,從而影響受眾的思想、心理、情感、動機、主觀判斷和行為選擇,有效控制輿論態勢、影響民意歸屬的一種政治作戰樣式,其本質在於爭奪、控制網路輿論傳播權。作為現代戰爭中最具威力的作戰樣式之一,網路輿論戰決非單一學科所能支撐,而是受到多種技術手段與學科理論及其他因素的制約。 
  首先,從網路輿論戰賴以存在的計算機網路來看,需要以電腦科學與技術、資訊與通訊工程為代表的現代資訊科技手段及學科的支撐。電腦科學與技術主要包括電腦科學基礎理論、計算機系統結構與組成、軟硬體技術、計算機應用的理論與技術等內容,資訊與通訊工程是以通訊系統為背景研究資訊的獲取、傳遞、處理、交換及利用的基本知識和方法的學科。如果沒有電腦科學與技術、資訊與通訊工程等學科的快速發展,沒有以此為基礎上的網路技術和網路工程等的迅速普及,計算機網路就不可能快捷高效地在全球互聯互通,網路輿論戰的形成與發展、研究與實施也只能是幻想。 
  其次,從網路輿論戰成為一種有效的作戰樣式來看,需要一大批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支撐。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等頒發的《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以下簡稱學科目錄)中的大部分學科門類及其所屬學科,都可以而且必須為網路輿論戰研究發揮支撐作用。按學科目錄順序來講,哲學及其宗教學、倫理學等,可為網路輿論戰提供基本的方法論指導,從而成為網路輿論戰的理論基礎;法學及其國際法學、軍事法學等是網路輿論戰的最基本武器,可為網路輿論戰提供有關法律問題的法學理論支撐和法律實踐指導;政治與輿論、政治學與輿論戰之間存在著與生俱來的內在關係,政治學是網路輿論戰不可或缺的重要學科;社會學作為探討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揭示社會結構、社會發展動力和社會生活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與網路輿論戰具有天然的聯絡;網路輿論戰一定意義上講也是網路心理戰,需要從心理學角度研究揭示其戰法與規律;新聞傳播學是與網路輿論戰聯絡最為緊密的學科,在網路輿論戰中已得到廣泛運用;作為研究戰爭的本質和規律並用於指導戰爭準備與實施的科學,軍事學及其從屬學科是指導網路輿論戰研究的綱領性學科;以輿論資訊為武器的網路輿論戰本身就是一種資訊管理活動,必須遵守管理學及其資訊管理學的原理和規律。 
  此外,經濟學、民族學、教育學、歷史學、系統科學以及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等學科,在網路輿論戰中也各有所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構建網路輿論戰基礎學科群的幾點建議 
  有效整合軍地民多方戰資源,合理整合不同學科力量,儘快構建網路輿論戰基礎學科群,切實打牢我國網路輿論戰研究的學科基礎,已成為推進我國網路輿論戰研究的必然選擇。
  2.1明確網路輿論戰基礎學科群建設的指導思想:網路輿論戰基礎學科群建設是一個全新課題,網路輿論戰領域走在前列的國家也沒可供選擇與借鑑的成熟方案。為確保我國網路輿論戰基礎學科群建設的順利實施,首先應明確其指導思想、建設方案、實施原則與基本方法。 
  具體來講,我國網路輿論戰基礎學科群建設的指導思想應該是:以馬列主義軍事辯證法為基礎,以毛澤東軍事思想、鄧小平新時期軍事建設思想、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胡錦濤軍隊資訊化建設思想為指導,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著眼於新時期我軍的戰略任務和新世紀新階段的歷史使命,服務於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和打贏資訊化戰爭的需要,以提高我國網路輿論戰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推動我國網路輿論戰研究深入快速發展為目的,為國內網路輿論戰研究奠定紮實厚重的學科基礎和可靠有力的技術與理論支撐。
  2.2按照網路輿論戰的內在邏輯組建基礎學科群:打破單一學科侷限性,按照網路輿論戰研究的內在邏輯要求,建立一個以電腦科學與技術、資訊與通訊工程等學科為技術支撐,涵蓋哲學(主要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宗教學、倫理學等)、法學(主要是國際法學、軍事法學等)、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及社會心理學、新聞傳播學、軍事學及其分支學科、管理學及資訊管理學等學科在內的基礎學科群。 
  進一步講,是要構建一個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指導,以軍事學為統領,以軍隊政治工作學為淵源,以新聞傳播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管理學等為工具,以電腦科學與技術、資訊與通訊工程等為技術支撐,以經濟學、民族學、教育學、歷史學、系統科學以及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等為補充的綜合學科體系,使我國網路輿論戰建立在牢固而厚重的學科群基礎之上,充分發揮各相關學科的綜合功能,從而更好地推進我國的網路輿論戰研究向縱深發展。 
  3推進網路輿論戰基礎學科群建設的主要原則與方法 
  3.1整體謀劃,分類實施。網路輿論戰基礎學科群建設涉及眾多領域與學科及多種資源,需要一個權威高效的專門機構統一謀劃、統一排程。為此,應由國務院相關部門與軍隊相關機構共同組建領導小組,下設網路輿論戰基礎學科群建設辦公室,遴選權威專家組成籌委會,進行頂層設計並制定整體建設草案;由辦公室與籌委會根據整體建設草案和不同學科建設要求及一定的程式和規範,在不同專業領域與學科背景中遴選政治素質過硬、學科專業功底紮實、實踐經驗豐富的專家學者,組建各學科專業籌委會,研究制定本學科建設草案;由籌委會對各學科建設草案進行彙總與整合,報呈領導小組稽核批准後形成正式建設方案;由各學科專業籌委會按照建設方案所規定的任務與時間節點,在本學科內進行分類實施、分進合擊,共同完成網路輿論戰基礎學科群建設。然後,撤銷領導小組及下設辦公室,籌委會與各學科專業籌委會轉變成研究學會及其分會,成為網路輿論戰研究的組織、協調者。 
  3.2軍地結合,優勢互補。網路輿論戰雖屬於軍事領域,但所涉及的基礎學科來卻分佈於軍地眾多院校與研究機構。在學科建設水準、人才儲備、研究能力、發展潛力等方面,很多地方院校與科研機構擁有軍隊單位無法比擬的優勢,應該而且必須大力分擔建設任務。另外,網路輿論戰作為配合國家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鬥爭的重要工具,雖有鮮明的軍事特色,應該也必須由軍方所主導,但其平民化、全民性特點卻十分突出,任何組織與個體在任何時間與地域都能夠利用自己的專業能力參與其中。應充分挖掘地方學科資源及民間專業力量,軍地雙方各展所長,優勢互補,共同推進我國網路輿論戰基礎學科群建設。 
  3.3立足國情,注重實效。網路輿論戰基礎學科群建設應從實際出發,根據網路輿論戰研究的輕重緩急和不同學科的現實狀況制定出最優化的實施方案,再分門別類、分階段有步驟地推進。要儘可能利用現有條件,通過對現有學科資源的優化配置,爭取用最小投入取得最大效果。起步階段尤其不能貪大求全,最忌急躁冒進,應選擇網路輿論戰研究急需、國內建設水平高的學科率先實施。對於發展水平較低且對網路輿論戰具有重大支撐作用的學科,應通過內聯外引、優化配置和加大投入等方式,增強其發展動力,使其逐步達到應有的建設水平。 
  參考文獻 
  [1]彭鵬.淺析網路媒體在輿論戰中的運用[J].軍事記者,20058. 
  [2]蔡世經.科學構建資訊時代輿論戰基礎理論[J].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00512. 
  [3]況巨集.我國輿論戰研究綜述[J].軍事記者,20093. 
  [4]郭紅斌.網路輿論戰的主要特徵[J].軍事記者,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