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集團的經營理念

  1988年退役後,李寧以其姓名命名創立了“李寧”運動品牌。運動品牌涉足廣泛,從生產運動服裝、運動鞋到生產籃球、足球等。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希望能幫到你。

  

  “一切皆有可能”是李寧的廣告語,是一種李寧產品所傳播的文化精神和產品信念,並不可以簡單地將其等同於經營理念。

  其實李寧的廣告語已經好多代了,從剛開始的“中國新一代的希望”到“把精彩留給自己”再到“我運動我存在”,到現在的“一切皆有可能”再到“讓改變發生”。這只是企業經營過程中一種自我的調整和改變,是對市場,對消費者的一種宣傳變化,目的是為了適應市場,迎合消費者。比如李寧最開始的廣告語“中國新一代的希望”非常符合當時消費者的心理和市場環境,但已經沒有辦法迎合現在年輕一群的消費者心理和適應更具競爭壓力的市場環境了。

  李寧公司的轉變,不是每個消費者都喜歡的,但這是出於企業決策者自身的判斷,是決策者們眼中的市場,他們的改變遵循著一個原則,這個原則就是企業的經營理念。

  經營理念指的是以追求企業績效為目的,而採取的系統的、根本的管理思想。是融合企業利益,顧客,競爭者,企業優勢,自身發展,企業信念,和企業長久的經營目標的一種經營理念。

  李寧的經營理念可以簡單歸納為:1.始終保持李寧在中國體育運動品牌的領先地位,進一步進入國際市場,進行全球佈局與競爭。從名人效應到特許經營和專賣體系,到產品設計開發,領先於同行的營銷網路和優秀的管理團隊,不斷完善李寧的發展。2.積累和完善品牌的社會價值,使李寧的廣告語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李寧品牌運動時尚的發展方向,通過廣告語傳達出李寧品牌對運動的理解,和李寧對體育精神的釋出推廣,帶動李寧公司的轉變,由單純宣傳體育用品生產的公司轉向一個傳遞積極的人生信念,優秀的生活品質和更高的市場境界。3.更加專業化的的定位,從技術,文化的各個方面細分產品***包括足球,籃球,網球,女子運動,文化休閒等等的細化分類和更專注的產品設計***,融合東方元素,李寧特色,但又樂於改變,追求完美的李寧品牌專業化的營銷理念。4.始終保持李寧品牌文化的傳播,堅定國際化步伐,通過贊助國際賽事,優秀運動員,優秀的體育節目,把李寧品牌傳播到每一位體育愛好者。5.建設品牌定位,打造“年輕的,時尚的,親和的,民族的,體育的,魅力的,榮譽的”品牌內涵,通過品牌營銷實現準確市場定位,進一步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場佔有率。6.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通過戰略決策,生產創造,市場營銷,組織管理等等的整合使企業獲得持續競爭的強大能力,使李寧真正成為全球知名的體育用品品牌。7.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引領市場潮流。一方面加大研發隊伍建設,不斷開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產品,以創新發展有特色的產品,迎合國際潮流的同時,要擺脫國外品牌影響,多在中國元素下功夫,持續開發有東方特色的產品,繼續豐富李寧產品特有的品牌內涵。8.建立科學代言體制,更加關注消費者,既可以通過一些年輕體育運動員的奮鬥歷程來詮釋品牌內涵,也可以通過知名運動員擴大產品的傳播影響力。9.營造企業文化,提升企業形象,促進企業發展,為李寧文化走向世界,影響世界鋪平道路。

  李寧集團的經營模式

  幾乎每年,都有知名企業踏入多品牌之路,而鞋服企業更是以斯為盛。作為國內運動品牌的老大,李寧的多品牌之路又是如何籌謀的呢。

  從產品的覆蓋角度看,李寧的產品線覆蓋了高階戶外運動、專業網球、專業籃球、運動器械、運動時尚等領域;從產品定位看,李寧的產品完成了從高、中、低三個消費階層的金字塔形佈局。

  這一切看起來很美,但營運情況究竟如何呢?據李寧2012年的財務報表披露,李寧主品牌的銷售收入佔李寧公司整個產品的比例高達95%以上。也就是說,李寧的多個副品牌暫時還沒有給李寧帶來期望的業績。

  其實,這並非李寧的首次多元化之旅,早在1996年,李寧公司就有過一段多元化經營的經歷。當時,李寧品牌涉及健身器械、西服、襯衫、皮衣、文具、化妝品等類別的產品的經營,因產品線過長,影響李寧的核心產品的經營,經過戰略調整和品牌重塑,重新樹立起李寧品牌的專業的、時尚的、東方的品牌形象。

  那麼李寧二次多元化意欲何為呢?筆者試從以下幾個方面揣測一下:

  1、體育用品行業當前的形勢。國際體育用品市場中,2005年阿迪達斯收購銳步,2007年,耐克收購匡威,世界體育用品行業被寡頭化;國內體育用品市場中,Kappa憑藉運動與時尚的精確市場定位,訊速在國內運動品牌中崛起,安踏定位於綜合運動裝備、鴻星爾克定位於網球運動、匹克定位於專業籃球裝備。李寧的背後面臨著眾多的追趕者,市場留給李寧的機會不多了,李寧只有多管齊下,祭起多品牌的法寶,細分市場,多點突破。

  2、率先卡位戰略。全球經濟一體化,國外的運動品牌紛紛搶灘中國,耐克、阿迪、彪馬、茵寶、美津濃等品牌都試圖在這個人口眾多,經濟快速增長,需求旺盛的中國體育用品市場中有所斬獲。面臨國外品牌的強大攻勢,作為國內體育用品第一品牌的李寧,如何守住陣地,反擊對手呢?戶外運動在國內是一項新興起的運動,正處於市場的高速增長期,此時李寧選擇引入高階戶外運動艾高的目的已經明確了。

  而KAPPA、特步崛起,讓李寧清醒的認識到時尚運動產品的旺盛需求,引入義大利品牌LottoSports,李寧圖謀在時尚運動市場中大幹一場。目前,國內籃球運動、足球運動的體育用品市場競爭激烈,而網球運動則是一項新興的、較有廣泛影響力的體育運動,這也正是李寧推出ATP系列的產品的原因所在。收購紅雙喜則是李寧在乒乓球領域的戰略舉措。乒乓球是我國的國球,是國內最喜愛的運動專案,與紅雙喜的合作,有利於李寧乒乓球一系列產品的開發,應該說李寧的這個位卡的很精確。

  3、圖謀海外戰略。如果說率先卡位是更多的是李寧的守勢,那麼圖謀海外則是李寧的攻勢。通過與國外運動品牌的合作,讓李寧瞭解國外運動品牌的產品和國外市場的消費習慣,積累進軍海外的產品經驗;通過贊助國外運動隊或賽事,則讓李寧品牌更貼近海外市場。李寧公司先後贊助過法國體操隊、捷克體操隊、西班牙女子籃球隊,西班牙男籃隊、美國乒乓球;先後簽約多名NBA球員,並簽約撐杆跳高女皇伊辛巴耶娃。體育是沒有國界的,通過廣泛的海外體育營銷,國際化的李寧正在起航。

  當然並不是說李寧的多品牌策略有百利而無一害。多品牌策略會稀釋李寧的品牌個性,弱化李寧主品牌的影響力度。儘管李寧還是圍繞運動產品進行品牌佈局,但不同的品牌背景、品牌文化、品牌定位將考驗李寧的多品牌整合營銷能力。在多品牌之路上的李寧,如何能把東方的李寧變成世界的李寧,我們將拭目以待。

  李寧集團的人生信念

  李寧人相信:人有無限潛能。運動讓人更加自信,敢於表現,不斷髮掘潛能、超越自我——有這樣的品牌觀,並始終不渝地付諸實踐。

  所以賦予自己的李寧品牌廣告語:

  讓改變發生***Make the Change***

  一切皆有可能***Anything is possible***

  李寧鼓勵每個人透過運動實現自我,並激勵國人成為自信的國際公民。

  人,生而為動。

  這位財富排行榜上的體育明星對財富也有著個人的見解,“財富是對一個人工作的肯定”,李寧淡淡的說,而對於2012年財富榜排名下降一事,他卻顯得並不怎麼上心。“我的排名下降了嗎?我不知道啊”。

  李寧的幾次亮相,左手腕上一直帶著一串水晶佛珠,李寧坦言自己在國家體操隊時就開始信佛,如今自己閒時還會寫寫毛筆字。李寧笑道:“除了年齡大了,睡覺需要早一點以外,其他都很隨意。”

  李寧公司2012年年度業績報告顯示,公司2012鉅虧近20億,關店1821家。

  李寧接受媒體採訪談到2012的困難:

  從生意和事業上來講,人生難免高潮與低潮。任何一家公司都無法脫離市場。現實很痛苦,我的壓力很巨大,這是源於我對自己理想夢想的追求。在這個過程當中,可能是我的能力,學習和承受的東西已超出自身的條件,我需要不斷學習和把握機會,鼓起勇氣向前進。這是高潮也是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