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痣是怎麼形成的色素痣的臨床表現

  色素痣會隨年齡增長數目增加,往往青春發育期也會明顯增多,那麼你對色素痣的形成原因瞭解多少呢?一起和小編來看看色素痣是怎麼形成的吧!

  色素痣的形成

  色素痣是面板中的黑色素細胞或黑色素細胞所分泌的黑色素顆粒異常增多、積聚而形成的。比如常見的黑痣,是由於增多的黑色素細胞聚積成巢狀或團狀而形成的;而太田痣、雀斑樣痣中,增多的黑色素細胞散在分佈,由於其分佈深淺不同可呈現不同顏色。

  在輔助治療方面,可適當補充維生素C和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外用氫醌類抗氧化劑,減少黑色素合成。

  色素痣的臨床表現

  基本損害一般為直徑<6mm的斑疹、丘疹、結節,疣狀或乳頭狀,多為圓形,常對稱分佈,界限清楚,邊緣規則,色澤均勻。數目多少不等,單個、數個甚至數十個,有些損害處可有一根至樹根短而粗的黑毛。由於痣細胞的色素含量不同,臨床上可呈棕色、褐色、藍黑色、黑色或正常膚色、淡黃色、暗紅色。日晒可增加暴露部位色素痣的數量。根據痣細胞的分佈部位,分為交界痣、皮內痣和混合痣。

  1、交界痣

  出生時即有,或出生後不久發生,通常較小,直徑1~6mm,平滑,無毛,扁平或略高出皮面,淡褐色至深褐色斑疹。身體任何部位都可以發生。

  2、混合痣

  外觀類似交界痣,但可能更高起,有時有毛髮穿出,多見於兒童和少年。

  3、皮內痣

  成人常見,呈半球形隆起的丘疹或結節,直徑數毫米至數釐米,表面光滑或呈乳頭狀,或有蒂,可含有毛髮。皮內痣一般不增大。多見於頭頸部。

  色素痣不穩定,常經歷成熟至衰老的生長演化過程。痣開始時多為小而平的交界痣,以後大多發展為混合痣,最後變為皮內痣。

  交界痣惡變時,區域性常有輕度疼痛。灼熱和刺痛,邊緣處出現衛星小點,如突然增大、顏色加深、有炎症反應,破潰或出血時,要提高警惕。

  色素痣的鑑別診斷

  兒童期交界痣要與黑子、雀斑鑑別診斷。混合痣和皮內痣要與脂溢性角化病、色素性基底細胞癌、面板纖維瘤、神經纖維瘤等鑑別診斷。與惡性黑素瘤的鑑別診斷在於後者常不對稱、邊界不清楚、邊緣不光滑、顏色不均勻,瘤體發展迅速、易破潰、出血,可形成不規則瘢痕,瘤細胞常有異形。

  色素痣的治療

  減少摩擦和外來因素損傷痣體。除美容需要外,一般不需要治療。發生在掌跖、腰圍、腋窩、腹股溝、肩部等易摩擦部位的色素痣應密切觀察,特別是一些邊緣不規則、顏色不均勻、直徑≥1、5釐米的損害更應該注意。一旦發現迅速擴充套件或部分高起或破潰、出血時應及時切除。皮損較大的,手術切除後植皮;皮損較小且淺表者,可以給予二氧化碳鐳射治療,治療要徹底,否則殘留痣細胞易復發。

色素痣的臨床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