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檯球的誤區簡單分析

  檯球,是一項極具智慧的紳士運動,恐怕窮其一生也難以將其理解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尤其是正在學習中的我們,往往在理解中存在很大的誤區,也正是因為這樣而阻擋了自己前進的腳步!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打檯球的誤區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打檯球的誤區

  誤區一: 認為打檯球不需要很好的體能。

  大家都認為,像踢足球、打籃球需要很好的體能,體能不好,技術就發揮不出來,而檯球運動量小,體能和水平沒有關係。但其實檯球對體能的要求也很高。

  打檯球表面看來波瀾不驚,球杆不足1000克,不出汗、不流血,對身體的要求不高。但其實她是一項對精確度要求很高的的運動,一招不慎,哪怕球行進的線路超過自己設計的1釐米,都可能是致命的錯誤,真可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特別是高手對局,更可能是“一招不慎,滿盤皆輸”。

  因此,檯球運動需要選手的思想高度集中,“心到球到,心到力到”,非常耗費選手的體力和精力。國內名將郭華就因為斯諾克非常耗費體力,轉而打黑8。中國選手與英國選手過招時,體力不濟也是失敗的原因之一。

  誤區二: 加塞進球難度很大。

  其實,進球就是一種感覺,如何把球打進袋,看似複雜,其實並不複雜,就四個字——“熟能生巧”,沒有什麼捷徑可走,就是多練習,同一型別的球,練習多了,自然會有一種感覺,也就是一種條件反射。

  知道應該將主球打向目標球哪個部位,目標球才能進袋;同時知道該用怎樣的旋轉、多大的力度用球杆擊打主球,目標球進袋後,主球到達自己設想的位置。看比賽中,高手很少去看擊球點,基本上是趴下身就打,其實,他們就是憑一種直覺在打球。如果你沒有進球的感覺,即使不加塞,一樣進不了球。

  檯球有幾種杆法

  1、檯球有幾種杆法

  1.1、低杆。手橋放低,後手放低,儘量使球杆與檯面平行,擊打點位於母球擊打面底部。

  1.2、中高杆手橋架高,後手架高,儘量使球杆與檯面平行,擊打點位於母球擊打面中上部。

  1.3、低杆左塞。手橋放低,後手放低。儘量使球杆與檯面平行,擊打點位於母球擊打面左下角,使母球接觸目標球后產生後旋的力量。觸碰到庫邊後會向右位移。

  1.4、高杆。手橋架高,後手架高。儘量使球杆與檯面平行,擊打點位於母球擊打面上部。

  1.5、高杆左塞。手橋架高,後手架高。儘量使球杆與檯面平行,擊打點位於母球擊打面左上部。

  1.6、跳杆。奕稱扎杆,SNK裡的扎杆和普爾球的扎杆有所區別。SNK裡的扎杆是一種弧線杆法,母球並不離開臺面。

  2、球杆的軟硬如何選擇

  球杆軟硬如何選擇取決於你自身的習慣,不同硬度的球杆打出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這點需要注意,木質偏軟的球杆,加塞效果好;瞬間偏移相對較小,母球容易控制,如果你的要求是這樣,就可以選擇木質的,但是木質球杆的不足是發大力擊打遠距離球時,會因前枝瞬間變形較多而不夠穩定。偏硬調的球杆塞力差一些,下塞偏移量相對較大,母球不容易控制,但勝在準度高***容易把目標球打進***。球杆的軟硬要適中,根據個人打球習慣選擇合適的軟硬度。如果你是力量型的球手,那在選擇球杆時,應選擇前肢硬一點的;如果是細膩型選手,則應該選擇前肢軟一點的。

  3、檯球有哪些分類

  檯球流行於世界各國,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類方法,可以從國度、檯球的數量以及檯球的擊球技巧進行分類。

  3.1、無袋口分:落袋檯球、開倫檯球***carom billiard***。

  3.2、度分:法式檯球、英式檯球、美式檯球、中式斯諾克檯球。

  3.3、則及打法分:斯諾克檯球、8球、9球、14-1檯球、15球積分、3球開倫、4球開倫。

  檯球的種類很多,除了大家熟悉的斯諾克檯球以外,還有很多打法都在國內和世界上流行,並且都有各自的世界大賽,在一些綜合性的大賽中,檯球專案也設立了很多小項。

  檯球有哪些擊球方法

  1、推進球。水平持杆,擊打主球中心擊點,當主球與目標球相撞後,目標球前進,主球也同時跟在目標球后面,緩慢向同以方向前進,行進一段路程後才慢慢的停住,這就是推進球的打法。

  2、跟進球。水平持杆,擊打主球中上部擊點,當主球和目標球相撞後,目標球被撞前進,主球同時也緊跟在後面,不停的跟到所需要停的位置,故稱跟進球。

  3、定位球。水平持杆,甩腕出杆即利用手腕的爆發力擊打主球的中心稍微偏下的擊點,主球略帶滑動前進。當主球與目標球相撞後,主球把自己的前進動力全部傳遞給目標球,目標球則前進,而主球因失去動力,便停留在與目標球相撞的位置,因此就叫定位球。

  4、拉桿球***也稱縮杆球***。水平持杆,甩腕擊打主球的中下部擊點,利用甩腕的較強爆發力,使主球反轉向前滑動。在主球與目標球相撞瞬間,目標球被撞前進,而主球則借相撞的反力而釋放了反轉力,便向後旋轉退回,因此叫它拉桿球。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