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漂亮的讀書手抄報模板

  無論古代還是現代,讀書都被認為是很重要的事。做讀書手抄報,也是學習語文的一種方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供大家學習參考。

  中學生漂亮的讀書手抄報的圖片參考

>

  中學生漂亮的讀書手抄報參考圖片***1***

  中學生漂亮的讀書手抄報參考圖片***2***

  中學生漂亮的讀書手抄報參考圖片***3***

  中學生漂亮的讀書手抄報參考圖片***4***

  中學生漂亮的讀書手抄報參考圖片***5***

  中學生漂亮的讀書手抄報參考圖片***6***

  中學生漂亮的讀書手抄報的資料參考

  一、魯迅的讀書方法

  1、泛覽,他提倡博採眾家,取其所長,主張在消閒的時候,要“隨便翻翻”。多翻。魯迅先生說:“書在手頭,不管它是什麼,總要拿來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讀幾頁內容。”他認為這種方法可以防止受某些壞書的欺騙,還有開闊視野,拓寬思路,增長知識等好處。

  2、硬看。對較難懂的必讀書,硬著頭皮讀下去,直到讀懂鑽透為止。

  3、專精。他提倡以“泛覽”為基礎,然後選擇自己喜愛的一門或幾門,深入地研究下去。否則,讀書雖多,終究還是一事無成。

  4、活讀。魯迅主張讀書要獨立思考,注意觀察並重視實踐。他說:“專讀書也有弊病,所以必須和社會接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他還主張用“自己的眼睛去讀世間這一部活書”。

  5、參讀。魯迅讀書不但讀選本,還參讀作者傳記、專集,以便了解其所處的時代和地位,由此深化對作品的理解。

  6、設問。就是拿到一本書,先大體瞭解一下書的內容,然後合上書,可一邊散步,一邊給自己提一些問題,自問自答:書上寫什麼?怎樣寫的?為什麼這樣寫?要是自己,這個題目又該怎麼寫?魯迅認為帶著這些問題去細讀全書,效果會更好些。

  7、跳讀。讀書遇到難點,當然應該經過鑽研弄懂它。但是遇到一時無法弄懂的問題怎麼辦?魯迅認為“若是碰到疑問而只看到那個地方,那無論看到多久都不會懂。所以跳過去,再向前進,於是連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

  8、背書。魯迅的背書方法與眾不同,他製作了一張小巧精美的書籤,上面寫著“讀書三到,心到、眼到、口到”10個工工整整的小楷字。他把書籤夾到書裡,每讀一遍就蓋住書籤上的一個字,讀了幾遍後,就默誦一會兒,等把書籤上的10個字蓋完,也就把全書背出來了。

  9、剪報。魯迅十分重視運用“剪報”這一方法來積累資料。他的剪報冊貼得很整齊,分類也很嚴格,每頁上都有他簡要的親筆批註。魯迅曾利用這些剪報寫了不少犀利的雜文。魯迅曾說過:“無論什麼事,如果陸續收集資料,積之十可成一學者。”

  10、重讀。這是指讀過的書,隔些日子再重讀書中標記的重點,花的時間不多,卻有新的收穫。

  二、名人讀書小故事

  1、馬光警枕勵志

  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終於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鑑》的大文豪。

  2、奘苦學佛法

  玄獎是唐代一位高僧,為了求取佛經原文,玄奘從貞觀三年八月離開長安,萬里跋涉,西行取經,終於到達印度,歷時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記》,為佛教和人類進步、世界文明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3、岳飛學藝

  民族英雄岳飛生逢亂世,自幼家貧,在鄉鄰的資助下,拜陝西名師周桐習武學藝,期間,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萌發了學藝報國的志向,克服了驕傲自滿的情緒。寒暑冬夏,苦練不綴,在名師周桐的悉心指導下,終於練成了岳家搶,並率領王貴,湯顯等夥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國的愛國洪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