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藥物治療原則

  治療高血壓的最基本原則是堅持服用最小必要量的降壓藥,即控制血壓穩定在一個合適的水平以後,用現有方案長期堅持維持治療,那你想知道是什麼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在我國,原發性高血壓、即病因不明確的高血壓佔全部高血壓患者總數的95%以上。正因為其原因不明,所以缺乏針對病因進行治療的根本性治療方法,現行的降壓藥物治療無非是對症處理措施,服藥時可以控制血壓,停藥後血壓往往又恢復到服藥前的水平。

  因此,為保證血壓正常,高血壓患者一般需要長期服用降壓藥維持治療。

  服用藥物使血壓控制在正常水平,並不意味著高血壓病已經治癒。換言之,目前高血壓病還是不能治癒的疾病,只能依靠合理的治療而使患者帶病延年。

  治療高血壓的最基本原則是堅持服用最小必要量的降壓藥,即控制血壓穩定在一個合適的水平以後,用現有方案長期堅持維持治療。如果能同時調整生活行為如限制食鹽的攝入、合理的運動鍛鍊和減輕體重等,降壓藥可以逐漸減量。

  一般來說,降壓藥減量應該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則是:維持血壓在一個合適的水平至少一年以上的時間,並能堅持進行上述限鹽、運動及控制體重等措施者。

  在此原則下,可以謹慎地酌情減少降壓藥的種類和服用量。用藥種類較多或劑量較大者,應該分階段逐漸減量,以防止血壓出現反彈而增加進一步治療的困難。

  老年患者由於藥物在肝腎的代謝減慢或排出減少,要警惕藥物蓄積可能增強降壓藥的作用,同時心、腦、腎等重要臟器對於缺血的耐受性減低,故應用降壓藥要從小劑量開始,緩慢而平穩地降低血壓,謹防出現低血壓。

  降壓藥減量的極端情況是停藥。有報告認為,約有10%~20%的輕、中度高血壓患者可能停用降壓藥,一般應用小劑量的單一降壓藥維持治療者,停用降壓藥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停藥應在醫生的指導下謹慎地進行。停藥後應繼續定期監測血壓,同時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做到不吸菸、少飲酒、飲食營養要均衡、進行規律的運動鍛鍊,控制體重等,否則血壓容易再度升高。

  總之,控制血壓在理想範圍後仍應定期規律地監測血壓,適時調整降壓藥的種類和用量,堅持服用所需的最小必要量降壓藥維持治療。不恰當地停用降壓藥有反跳性血壓回升的危險,會給治療帶來困難。

  高血壓日常飲食原則

  1、飲食清淡、少肥甘油膩

  油膩食物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過多的飽和脂肪酸使血壓升高。但是也不能過於清淡,植物油中飽和脂肪酸低,不飽和脂肪酸高,如果長期缺乏動物性食物,會導致不飽和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的比值過低,同樣會使血壓升高。

  2、飲食宜淡不宜鹹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每人每天攝鹽量應控制在5克以下。我國居民平均攝鹽量為7~20克,其中90%來自食鹽。因此對我國的高血壓患者來說,應特別注意減少食鹽的攝入。

  3、食用富含鉀、鈣的食品

  鉀離子攝入不足是由於生活習慣造成的,一方面是蔬菜、水果等富含鉀的食物攝入不足,另一方面也與傳統的烹調方法有關,在蔬菜的炒制過程中鉀往往隨菜湯丟失。

  全國營養學會建議成人鈣供給量標準為每日180毫克。缺鈣的主要原因是動物性食品、尤其是奶類食品不足,同時飲食品種單調,對富含鈣的豆類未充分利用。

  4、甘淡可口、忌食辛辣

  辛辣刺激的飲食可使血壓驟升,甘淡飲食則提供人體充足的糖和微量元素,有利於防止高血壓。

  5、忌菸忌酒、心情舒暢

  菸酒刺激是血壓升高的一個因素,而養成良好的習慣和恬淡的心情則是防治高血壓的有效途徑。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