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粥一般是在什麼時候吃的
臘八粥,民間也把它稱為福壽粥,增福粥。你知道吃臘八粥的時間嗎?下面小編精心整理了吃臘八粥的時間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吃臘八粥的時間
臘八粥是一種在臘八節用由多種食材熬製的粥,也叫做七寶五味粥。臘八粥傳說來自印度天竺,農曆十二月初八是佛陀成道紀念日,俗稱“臘八節”,在佛教稱“法寶節”。臘八粥的習俗,已非佛門所有,作為一種民間風俗,農曆十二月八日吃臘八粥,用以慶祝豐收,一直流傳至今。最早的臘八粥是紅小豆來煮,後經演變,加之地方特色,逐漸豐富多彩起來。
夏曆十二月初八,中國主體民族漢族地區民間流傳著吃“臘八粥”***有的地方是“臘八飯”***的風俗。在河南,臘八粥又稱“大家飯”,是紀念民族英雄岳飛的一種節日食俗。據說當年岳家軍討伐金虜在朱仙鎮節節勝利,卻被朝廷的十二道金牌追逼回來,在回師路上,將士們又飢又餓,沿途的河南百姓紛紛把各家送來的飯菜倒在大鍋裡,熬煮成粥分給將士們充飢禦寒,這天正好是臘月初八。隨後岳飛遇害***亭,為了懷念這位民族英雄,河南民眾每逢臘八這天,家家都吃“大家飯”,以示懷念。《祀記·郊特牲》說蜡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臘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塊,和米共煮一鍋,是合聚萬物、調和千靈之意。臘八粥又和中國傳統養生文化和美食文化結合,稱為養生佳品。
臘八粥來歷
臘八節,每年農曆的十二月初八,在那一天,老百姓就會吃臘八粥等傳統的食品來慶祝。臘八粥是一種在臘八節用由多種食材熬製的粥,還叫做七寶五味粥。最早的臘八粥是紅小豆來煮,後經演變,加之地方特色,逐漸豐富多彩起來。
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據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成佛之前曾經苦行多年,餓得骨瘦如柴,決定不再苦行,這時遇見一個牧女,送他乳糜食用,他吃了乳糜後,恢復了體力,便端坐在菩提樹下入定,於12月8日成道,稱為“佛成道節”。佛寺在這天舉行誦經,並效法成道前牧女貢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和果實做粥供佛。
按照中國的傳統習慣,農曆十二月初八,民間謂之臘八,是春節前的第一個節令。民間流行在臘八節時要喝臘八粥。此後“年味”日漸濃起來。在臘八那天,喝上一碗香甜可口的臘八粥,預示著來年的日子紅紅火火。
臘八節喝臘八粥的風俗,在我國已有千年之久了。至遲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明代的用料,加江米、白果、核桃仁、栗子等煮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
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
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臘八粥的做法
材料:大米50克,黃小米50克,粘黃米50克,糯米50克,秫米***粘高粱米***50克,紅小豆100克,蓮子100克,桂圓100克,花生米100克,栗子100克,小紅棗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
1、先將蓮子去衣去心放入碗中加水浸沒,再放入蒸籠,用旺火蒸約1小時,蒸熟取出備用。
2、將桂圓去掉皮、核,只要肉;將栗子剝掉殼及衣。
3、鍋內放入適量的水,然後把秫米、紅小豆、花生米、小紅棗洗乾淨倒入鍋內煮,待煮成半熟時,再將大米、黃小米、粘黃米、糯米洗乾淨倒入鍋內一起煮,待鍋開後,再用微火煮。將粥煮熬到七八成熟時,把蒸熟的蓮子倒入粥內攪拌均勻,最後撒上白糖就完成啦。
- 臘八粥一般是在什麼時候吃的
- 建築工程優質個人年終工作總結模板五篇
- 醫學生研究生簡歷自我評價
- 牛肉湯怎麼做比較好吃
- 自我評價範文和職業目標
- 描寫冬去春來的句子
- 導致老人有心理問題的因素
- 苦澀造句例子
- 世界環境日公益廣告
- 夏季老年人有哪些養生食譜
-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複習資料
- 迎元旦青少年勵志詩朗誦
- 一口吞了二十五隻老鼠歇後語
- 筆記本溫度太高自動關機怎麼辦
- 危如累卵有什麼典故
- 帶精的四字成語有什麼
- 屬於右側超車的情況有哪些
- 安全生產標準化發言
- 怎樣辦好黨性實踐活動
- 以蟲治蟲閱讀練習及答案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