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活費給多少才合適
2018年高考已經漸漸進入尾聲,已經收到錄取通知書的考生,父母除了為孩子感到高興之外,有些父母已經在為孩子的入學做準備了,除了添置一些物品,給孩子交學費、住宿費,相信很多父母也頭疼該給孩子多少生活費比較合適,畢竟是去讀大學,給得少了又怕孩子在學校裡放不開手腳,給得多了,這看不見摸不著的,也不知道孩子怎麼花。
那麼根據以下這五個方面,可以瞭解一下該給孩子什麼樣的一個經濟範圍。
1、城市差距
經濟是有地域差別的,三四線的城市消費水平肯定比不上一線城市,比如北京上海的消費水平就非常高,家長可根據孩子所在大學的城市消費水平做一下了解,適當地調整。一般來說,學生在校內的消費差距還是不大的,食堂飯菜非常經濟實惠,伙食的差距也就相差個三五百塊錢。
2、專業差別
有些專業是非常燒錢的,例如藝術、或者經常要出去考察、調研的專業,生活和學習上需要添置的東西很多,這個家長就要適當地放寬經濟管制,但就普通專業來說,每學期花在專業上的也不過就是買書的錢,基本千元以內就夠了。
3、孩子的個性
有些孩子非常喜歡出去跑、去玩、去見識新鮮的事物,這是好事,大學期間就應該增長見聞,多出去逛逛博物館、展覽,參加活動都是需要開銷的。如果孩子是喜靜不喜動的,也不要把錢管得太死,適當鼓勵孩子多出去走動也是好的,或者嘗試讓孩子自己管理財富,建立理財的觀念。
4、可適當地將生活費和其他雜費分開
對於不好掌握情況、或者自制力比較差的孩子,家長可以適當進行管制,如每個月定時打生活費,或者將生活費和其他雜費分開,如果孩子需要另外的錢財支出,例如班級旅遊、購買電子產品時,再跟父母說明。
5、生活費可略有彈性
2017年的全國大學生平均開銷是1212元,但父母也不應該死死抓住這個標準,要知道東部的發達城市基本上都是高於這個數字的。而且孩子出門在外難免會有額外的開銷,如果家庭情況允許的話,就多給孩子一些自主權,讓他有獨立處理的能力,也避免了孩子走上借錢或者其他歪門邪路。
根據網友們的討論,總結起來目前在一般城市的大學生最低開銷是1000每月,而1500每月就是比較適當的水準,如果能有每月2000元的自主支配,就應該是相對滋潤了。但這還是要根據具體情況來,有錢有有錢的過法,沒錢也有沒錢的過法。
- 大學生活費給多少才合適
- 個性霸氣超拽句子
- 面試中如何表現團隊合作軟技能
- 白色三色堇的花語及其由來
- 工廠實習心得體會的範文
- 中國式過馬路閱讀題答案
- 養風水魚的改運方法是什麼
- 關於人生的經典短語
- 迎五一勞動節演講稿範文
- 三年級看圖作文加教師評語
- 彩繪美甲教程
- 環衛工人入黨申請書範文
- 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的講話
- 瑜伽球如何練手臂力量
- 女生空間霸氣超拽說說
- 電腦開機後顯示器無反應如何處理
- 最新公司座談會發言稿
- 音樂教師教學心得分享
- 唯一可以帶向遠方的行囊閱讀練習及答案
- 七年級下冊地理期中知識點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