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祕脫肛怎麼治療
在各種生理問題出沒的今天,女性脫肛是不少人存在的問題,那麼女人脫肛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治療便祕脫肛的方法。
治療便祕脫肛的方法
1、天樞
【標準定位】取穴時,可採用仰臥的姿勢,天樞穴位於人體中腹部,肚臍兩側2寸處。
【主治疾病】便祕、腹脹、腹瀉、臍周圍痛、腹水、腸麻痺、消化不良、噁心想吐等症。
2、大橫
【標準定位】橫穴位於人體的腹中部,距臍中4寸。
【主治疾病】洩瀉,便祕,腹痛
3、大腸腧
【標準定位】在腰部,當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疾病】消化系統疾病:腸炎,痢疾,便祕,小兒消化不良;
4、支溝
【標準定位】伸臂俯掌,於手背腕橫紋中點直上3寸,尺骨與橈骨之間,與間使穴相對取穴。
【主治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習慣性便祕,嘔吐洩瀉。
5、承山
【標準定位】承山穴在小腿被測正中線上,伸小腿或上提足跟時,可以看到在小腿背側中間肌肉***排腸肌***收縮時會形成一個人字形的分叉,承山穴就在這個人字形溝的頂點處。
【主治疾病】痔瘡、便祕、脫肛、腰腿痛等
配穴:津液不足加曲池、上巨虛、太溪;氣機鬱滯加太沖、氣海;脾腎雙虛假脾俞、腎俞、太溪
艾灸方法:用艾條或灸盒做溫和灸,腹部推薦3孔灸盒,背部推薦用單孔灸盒,支溝用艾條直接灸,或者直接綁上隨身灸,每次每穴15-20分鐘,7日一個療程。
女士脫肛的主要症狀
1、出血:一般無出血癥狀,偶爾大便乾燥時,擦傷粘膜有滴血,糞便帶血或手紙拭擦時有血,但出血量較少。
2、潮溼:部分病人由於肛門括約肌鬆弛,收縮無力,常有粘液自肛內溢位,以致有潮溼感。或因其脫出,沒有及時復位,直腸粘膜充血、水腫或糜爛,粘液刺激肛周面板而引起瘙癢。
3、脫出:這是肛門直腸脫垂的主要症狀,早期排便時直腸粘膜脫出,便後自行復位。隨著病情的發展,身體抵抗力逐漸減弱,日久失治,直腸全層或部分乙狀結腸突出,甚至咳嗽、負重、行路、下蹲時也會脫出,而且不易復位,需要用手推回或臥床休息後,方能復位。
4、墜脹:由於粘膜下脫,引起直腸或結腸套疊,壓迫肛門部,產生墜脹,有的還感覺股部和腰骶部瘓脹。
女人怎麼預防脫肛
1、要及時治療腹瀉以及感染性腸炎、慢性痢疾等疾病,對腹瀉及痢疾要尤其重視。積極預防和治療百日咳、慢性氣管炎、肺氣腫等能增加腹壓的疾病。
2、每天攝入20~30g不溶性纖維,如粗製主食或麩皮。每天飲水2000~3000ml,特別是早上飲水1000ml,多吃富含食物纖維的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3、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忌久蹲茅廁用力排便,做到每日定時排便,不在廁所里長時間蹲坐。排便不要看書、看報。最好是不費力氣、用最短時間排出不便,以減少區域性刺激。
4、經常作提肛運動以增加肛門括約肌的功能。
5、注意勞逸結合,不要長久站立和蹲坐,也不要長時間騎自行車。
6、每次大便後避免用粗糙便紙反覆擦拭肛門,可用溫涼水進行清洗,再用乾布或吸水紙擦乾,並用意識收縮肛門可以很好的預防肛腸脫垂。
7、睡前可用中藥或溫熱水薰洗坐浴,避免使用皁水、酒精等刺激性液體。
8、婦女分娩後要充分休息,產後如有會陰撕裂要及時縫合,以保持肛門括約肌的正常功能,如有子宮脫垂及內臟下垂要及時治療。避免多胎生育。多胎生育者極易患本病,故積極提倡計劃生育,少生優生,可減少本病的發生。
9、已患有脫肛者,應及時回覆納入,保持肛門清潔衛生,避免併發感染。
猜您感興趣:
- 便祕脫肛怎麼治療
- 芥菜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 霜降釣魚的技巧有哪些
- 丙申年猴票為什麼具有獨特收藏價值
- 王俊凱和張子楓吻戲是不是真的
- 戴氏心意拳創始人戴龍邦簡介
- 高中地理必修三荒漠化的危害和治理練習卷
- 頭像小清新女高清大圖片素材
- 初二上學期地理期中考試卷
- 寓言故事家龍和野龍閱讀及寓意
- 蘇教版四年級下學期語文期末試題
- 小學的歇後語大全及答案
- 寫給堂哥的一封信範文
- 小兒發燒推拿手法圖解
- 日常生活有哪些常見的瘦臉方法
- 太極拳的文化
- 領導個人評價
- 挽救的近義詞同義詞有哪些
- 可愛的生日卡片簡筆畫怎麼畫
- 孕婦夢到狗是什麼意思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