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菊的功效作用和栽培技術
貢菊也稱“黃山貢菊”、“徽州貢菊”,又稱徽菊。貢菊如何栽培呢?下面小編告訴。
貢菊的功效作用
因在在明朝崇禎年間被列為貢品獻給皇帝,故名“貢菊”。又名徽菊,與杭白菊、滁菊和亳菊並稱中國四大名菊,貢菊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治目赤羞明,膽虛心燥;主治風熱感冒,發熱頭痛,肝熱目赤,肝虛目暗,肝陽眩暈,痙攣抽搐,疔瘡腫毒。經現代藥理研究及臨床應用證明,貢菊具有疏風散熱、養肝明目、清涼解毒等功效。常飲菊花茶或菊花酒,能“清淨五臟, 排毒健身”,起到延壽美容的作用。如果受風寒而引起的頭痛,泡些菊花茶即可去頭風。
徽州種菊,又叫徽菊,曾被當地官員作為貢品敬獻給皇帝,因而得“貢菊”之稱。
貢菊的栽培技術
1、種前準備工作: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選擇土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地下水位偏低的壤土或砂壤土地上進行種植,冬季要進行翻耕晒壠,有利改善土壤結構。
選中地塊後,要提早在晴天深翻土地,將每畝30擔的欄肥施於畦中,施肥後蓋好土。一般畦寬1米,溝寬35釐米。
2、及時移栽。貢菊花屬無性繁殖,在清明前後,採用上年栽種的分櫱苗***擴種比例為1∶10***,栽種密度為行距66釐米,株距30釐米,每畝種3000~3500穴為宜,每穴栽苗2根,苗間距8釐米。移栽後要用淡水糞或低濃度過磷酸鈣液點根二三次,促使早髮根。
3、加強管理。
貢菊根系生長較淺,需肥中等,要以有機肥為主,做到看苗施肥,總的施肥原則是施足基肥,輕施苗肥,巧施分枝肥,重施花蕾肥。移栽活棵前期儘量少施氮肥,防止徒長;到8月底菊花開始現蕾時是需肥高峰,每畝採用20公斤複合肥加10公斤過磷酸鈣沖水潑澆。
在做好施肥、除草管理的基礎上,要及時做好打頂工作。打頂能夠抑制頂端生長優勢,防止植株徒長,促進菊花分枝生長,增加花蕾數量。一般要進行3次打頂,分別在5月上中旬、6月中旬、8月中下旬進行。
4、採收。貢菊一般到11月採收,選擇晴天露水乾後進行,做到隨摘隨晾,以確保乾花色澤。當花心有點黃色為採花適期,一般貢菊初花期為黃色,盛花期則轉為白色。採花時的盛裝物應選擇竹框為宜,不能採用袋裝,以確保花的原形。
- 貢菊的功效作用和栽培技術
- 關於二年級描寫水果的作文
- 男人勵志說說心情語錄
- 護士長表態演說稿
- 求職禮儀的基本技巧
- 沸騰快的是冷水還是熱水
-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期末數學試題及答案
- 關於描寫大海的散文詩
- 截然不同的近義詞是什麼及造句
- 關於臨床醫學方面論文的錦集
- 個人創業勵志演講精選集
- 單位退休提檔的介紹信
- 散文詩的定義及特點
- 怎樣寫好描寫景物的作文
- 牙齒痛的治療偏方
- 基層黨組織評價表
- 最適合在車裡聽的歌曲_開車必聽的歌曲排行榜
- 八年級上冊期中政治易錯題
- 初中文明禮儀獲獎手抄報的文字內容
- 三年級描寫景物的作文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