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大國工匠有感3篇
觀看大國工匠有感1
他們是國家的工程師,國家技師,國家棟梁;他們一直堅守在自己的崗位從未離開;他們一直要求自己將自己工作做到最細,最真,最好;他們耐心專注,他們鍥而不捨,他們千錘百煉,他們被譽為“大國工匠”。
看到火箭飛向太空時,心裡感到激動與自豪。這麼若大的火箭將他製造出來可真是一個精細活,每一個焊接部位都要做到最精。這麼大的工程少不了焊火箭的。被稱為火箭的“心臟”,焊接人高鳳林就是這樣,焊一項東西不可分心,有時拿著機器對著零件一盯就是十分鐘,絲毫不能眨眼,35年,130枚火箭從他手中造出,35年他一直陪伴著工廠。他說,每每看到製造的火箭升上空有一種滿足與自豪感。
飛機能帶我們環遊世界,造出一架安全,方便,快捷的大飛機,可謂是費勁心血,每一部分都要做到悉心鑽研,切不了鬆懈,每一個零件都要經過嚴格的篩選,才能放在飛機上,被稱為航空“手藝人”的胡雙錢,他是打飛機的首席工程師,中國商飛總裝製造中心高階技師,每架飛機都要經過他汗水與勞累組成安全性高的工具,供飛機飛行。
“兩絲”鉗工鼓秋亮研究的燒水器,四字概括是“明察秋毫”了,做這些零件要絲毫不差,精確,精確,不可半點誤差,為4500米載人潛水器裝上零件,保證生命的安全。他說,潛水器就像他的兒子一樣,他要把它撫養大,勸說他讓他放棄一份工作,而他卻兢兢業業的在崗位上從未離開。
他們是默默奉獻的付出者,他們鍥而不捨的精神,耐心專注的態度,千錘百煉的意志讓我們受益。他們的精神更是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
觀看大國工匠有感2
大國工匠,匠心築夢。有的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點漏點,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頭髮絲的五十分之一,就拿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火箭總裝廠高階技師高鳳林來講,他繪火箭焊心臟,是發動機焊接的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發動機上一個焊點的寬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許的時間誤差,如此高的焊接技術,不由人折服。
胡雙錢就是其中一位擁有非凡技術的匠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師傅,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為製造中國大飛機團隊裡必不可缺少的一份子。2006年,中國新一代大飛機c919立項,對胡雙錢來說,這個要做百萬個零件的大工程,不僅意味著要做各種各樣形狀各異的零件,有時還要臨時救急。一次,生產急需一個特殊零件,從原廠調配需要幾天的時間,為不耽誤工期,只能用鈦合金毛坯來現場臨時加工,這個任務交給了胡雙錢。
在節目裡,胡雙錢所講述的任務難度廣大,令人難以想象:一個零件要一百多萬元,關鍵它是精鍛鍛出來的,所以成本相當高,因為是有36個孔,大小不一樣,孔的要求是0.24毫米。
0.24毫米,相當於人頭髮絲的直徑,這個本來要靠細緻程式設計的數控車床來完成的零件,那是隻能依靠胡雙錢的一雙手,和一臺傳統的鐵鑽床,僅用一個多小時,36個孔悉數打造完畢,一次性通過檢驗,也證明胡雙錢的金屬雕花技能。
這些大國工匠,基本都是奮鬥在生產第一線的傑出勞動者,他們以聰明才智,敬業勤勉,書寫著一線勞動者的不平凡,他們為我們的時代,為我們的社會做出突出的貢獻,讓我們為之震驚,為之嘆服,為之激動,為之點贊。
觀看大國工匠有感3
最近央視新聞聯播在播出一個“大國工匠”的小欄目,差不多我每期都看,不僅是因為他們高超的工藝和技術,更因為他們都有著不懈的理想追求。這些被人們褒揚的工匠們之所以走入鏡頭,並非他們有多麼高的學歷和收入,而是他們能夠數十年如一日地追求著職業技能的極致化,靠著傳承和鑽研,憑著專注和堅守,締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中國製造”。
因為對節目的喜愛,我這兩天也對網友們對他們的反應做了一個小結。據我統計截至到7日,相關話題的微博閱讀量超過3560萬次。如此眾多的人們喜歡這個節目,歸根到底是喜歡他們這些傑出的工匠們,欽佩他們的手藝,敬佩他們的精神,恰恰今天的中國青年報發表了一篇文章,標題是《<大國工匠>:尋找缺失的工匠精神》,文章希望伴隨著一帶一路的走出去戰略,在工程技術領域,走出來一批響噹噹的“中國名片”,站出來一批具備精良手藝的大國工匠,用他們的執著和精神征服世界,引領更多的年輕人熱愛技術,學習技術,鑽研技術,從而使我們的社會尤其是製造業中產生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術人員。
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勞動節前夕,國家領導人在時隔數十年之後,七參加了規格最高的勞動模範、五一勞動獎章頒獎大會,其意義是什麼?正如在今年兩會上所言:“我們要用大批的技術人才作為支撐,讓享譽全球的‘中國製造’升級為‘優質製造’。”國家領導的重視,就像一個指揮棒,希望把社會的熱點和青年人的追求吸引到追求事業的極致精神上來。
如果有人問最近幾年中國什麼職業最火爆,大家都毫不猶疑的回答是公務員,每年的國考錄取比例之低與青年人蔘加公務員考試的熱情之高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究其原因就是人們想當官,不想踏踏實實做工人,做實業,從高考這個千軍萬馬獨木橋上走過來,年輕人的思想變得務虛起來,追求工匠精神,在更為普通的崗位上做出大成績,已經不時髦了,或者不是年輕人追求的目標了。從八項規定出臺到推出中國夢,從崇尚民族精神到樹立工匠意識,一個民族的自省意識正在加強,國家高層對於我們整個社會的調整和改革目標正在實現。有人說這一屆領導把改革視為最好的抓手,對政府和經濟領域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有人說反腐是本屆政府工作最大的亮點,其實在我看來,對於我們整個社會,尤其是精神層面的提升,或許是本屆政府最有力的政策。讓我們的民族繼承最優秀的民族精神,凝聚在中國夢的共同願景之下,通過引領社會風氣的不斷向善向好,從而培育出龍精神、龍鬥志,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
“大國工匠”這個節目成功了,成功地引發了人們的矚目,成功地讓普通人群感受到勞動的光榮,認識到人生價值的實現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