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勵志的經典小故事及道理

  有很多關於勵志的經典小故事都是飽含人生道理的,很值得一看,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人性的觸控

  瑪米·亞當斯總是去當地的一個郵政支局寄信或買郵票,因為那裡的職員對人親切又和藹。

  一年的聖誕節前,瑪米又去那個郵政局買郵票。那天的人特別多,隊伍排得特別長。有人告訴瑪米不必排隊,因為大廳裡有一臺售票機。

  “我知道。”瑪米說,“但售票機不會詢問我關節炎的情況。”

  親切和藹的關心可以讓一個患關節炎的顧客寧願付出排長隊的代價。

  :多一圈定律

  在歐洲,德國汽車普遍比法國汽車受歡迎。

  經著名管理大師馬歇爾·多普頓深入工廠一線調查,終於發現了一點:在擰螺絲時,德國人會比標準要求的多擰一圈,而法國人由於天性浪漫,卻往往是少擰一圈。積少成多,產品質量的最終差異也就出來了。

  馬歇爾·多普頓通過大量的觀察和例項發現,取得突出成就的人與取得一般成就的人幾乎做了同樣多的工作,他們努力的差別很小——優秀的人就是“多擰了一圈”,但是最後,他們取得的成就和大多數人比起來卻有天壤之別。這被馬歇爾·多普頓總結為“多一圈定律”。

  世間的事就是如此,沒有誰比誰強多少,關鍵是能否用心把工作做到盡善盡美,一絲不苟。

  這既是人生觀、價值觀的體現,也是一個人更容易成功的保證。

  :把出醜變成出彩

  二戰期間,有一次,英國陸軍在前線吃了敗仗,士氣受到重挫。身為陸軍總司令的丘吉爾來到前線視察,並給士兵鼓勁。

  丘吉爾在臨時搭起的演講臺上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講,臺下掌聲不斷。丘吉爾下臺時,由於剛下過雨,地面溼滑,他一不留神摔了一跤,仰面倒在地上。

  士兵們從沒見過這麼大的一個人物當眾栽跟頭,加之丘吉爾身軀肥胖,顯得十分滑稽,所以紛紛哈哈大笑起來。

  一位軍官急忙上前將丘吉爾攙扶起來,並對士兵呵斥道:“不準笑!你們這樣對總司令很不禮貌!”

  丘吉爾卻說:“不要阻止他們,讓他們盡情地笑吧!”說著,自己也哈哈大笑起來。

  接著,丘吉爾走到演講臺上說:“我剛才摔的跟頭才是此次演講最出彩的地方,因為,這個跟頭要比剛才的演說更能鼓舞你們的鬥志!”

  臺下立刻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丘吉爾的這一跤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此後士兵們作戰英勇無比。

  當眾出洋相後,與其想方設法挽回面子,不如順水推舟,把洋相變成有利因素,讓出醜變成出彩。

  :孝亦有道

  曾參是孔子的學生,經常聽孔子講孝,就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做孝子。

  有一天,他隨父親到地裡耕種,一不小心把一棵瓜秧剷斷了。曾參的父親曾皙看到他的寶貝瓜苗被弄折了,拿起棍棒就打他。曾參想到了老師孔子關於孝的教導,就停下腳步,任由父親的棍棒落到身上。一棒落在曾參的頭上,一下把曾參打昏了過去。曾皙著急地守在兒子身邊,生怕他有什麼閃失。過了好一會兒,曾參才醒過來問候他父親:“剛才您費心地教育我,沒有累壞吧?”

  由於不能幹活,曾參就留在家裡休息。但每當聽到父親回家的聲音,他都要忍痛彈琴唱歌,裝出一副完全沒事的樣子。曾皙其實早就後悔了,但聽到兒子歌唱,才稍微寬寬心。

  孔子聽說此事後,很不高興,叮囑其他弟子不要讓曾參來見他。

  得知訊息的曾參趕忙跑去向孔子解釋,說自己正是聽了老師關於孝的教導,為了不與父親頂撞,並且讓父親感到安慰,不得已才這樣做的。

  孔子語重心長地給他講了舜帝的故事。

  舜的父親是一個瞎子,脾氣也不好,但舜非常孝順他的父親。父親要使喚他時,他總是能出現在父親面前;父親想殺他時,他卻想辦法每次都逃掉;父親如果用大棒打他,他就立刻跑得遠遠的。

  孔子對曾參說:“舜這樣做的結果,使他父親沒有犯下不行父道的罪責,而舜也沒有喪失孝道。你呢?”

  曾參猛然一驚,才頓悟到自己真的差點把父親陷於不仁不義之中,不覺嚇出一身冷汗。

  孝亦有道,方為孝道。如果行孝而不講方法,就會把一件貌似體面的衣服,穿得千瘡百孔,最終貽人話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