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母語日的來歷

  國際母語日***International Mother Language Day***,1999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般性大會宣佈:從2000年起,國際母語日設定在每年的2月21日,旨在促進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以及多語種化。現在,小編就來和大家說說關於!

  節日來歷

  2月21日定為“世界母語日”,同當年孟加拉國爭取獨立有關。1952年,當孟加拉還屬於巴基斯坦時,民眾為爭取把孟加拉語列為官方語文之一進行示威。2月21日當天,警察向一群示威者開槍,有五名示威者被殺。孟加拉獨立後,為這幾位“語言烈士” ***Language Martyrs*** 建立紀念碑。

  其中三位是:

  1、Abul Barkat: 1927年出生,他是達卡***University of Dhaka***大學的碩士研究生

  2、Rafiquddin Ahmed,出生與1926年10月30日,他是Manikgonj Debandra 學院的學生。

  3、Shafiur Rahman: 1918年1月24日出生,他是達卡高階法院會計部職員。

  自1953至今,2月21日都是孟加拉英雄紀念日。對這些語言烈士的熱愛和尊敬喚醒了人們的孟加拉語和孟加拉文化的意識,並最終奠定了孟加拉國獨立解放的基石。

  1956年巴基斯坦憲法規定孟加拉語***Bengali***和烏爾都語***Urdu*** 同時作為國語。

  1999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般性大會宣佈:從2000年起,每年的2月21日為國際母語日***International Mother Language Day***。紀念國際母語日,旨在促進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以及多語種化。語言是儲存和發展人類有形和無形遺產的最有力的工具。各種促進母語傳播的運動,都不僅有助於語言的多樣化和多語種的教育,而且能夠提高對全世界各語言和文化傳統的認識,以此在理解、容忍和對話的基礎上,促成世界人民的團結。

  世界母語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9年通過決議,把每年的2月21日定為世界母語日,提倡使用母語,以儲存語言和文化多樣性。六年來,教科文組織通過《文化多樣性宣言》、《保護與促進文化表達多樣性公約》及《普及網路空間使用多種語言的建議》等引起人們對語言問題的關注,推動各國政府採取相關措施保護語言多樣性。教科文組織文化事業及版權事務官員羅斯向聯合國電臺介紹了該組織今年世界母語日的紀念活動。

  教科文組織紀念世界母語日最有意思的活動是一部紀錄片的首映式,這部紀錄片名為《我們生活在語言中——世界的聲音》,關注語言的消失問題,探討它的後果,以及它對本地文化及世界語言和文化多樣性的影響。199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0屆大會決定於每年2月21日前後在全球舉辦活動慶祝“國際母語日”,倡議“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代表加強人類社會團結和凝聚力的普遍價值”。近日,聯合國宣佈2008年為“國際語言年”,旨在保護世界語言和促進文化多樣性的可持續發展,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代表處的邀請,中國已連續在2006年和2007年舉辦“國際母語日”系列活動,主題分別是“推廣母語教育,弘揚多元文化”和“弘揚多元文化,共建和諧世界”。2008年正值第29屆奧運會將在北京召開,中國將“國際母語日”活動的主題定為“弘揚多元文化,共迎北京奧運”。

  【國際母語日】

  國際母語日,世界目前有7000多種語言,但使用其中96%的語言的人口只佔世界總人口的4%,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9年通過決議把2月21日定為“國際母語日”,同當年孟加拉國爭取獨立有關。1952年當孟加拉還屬於巴基斯坦時,民眾為爭取把孟加拉語列為官方語文之一進行示威。2月21日當天,警察向一群示威者開槍,有五名示威者被殺。孟加拉獨立後,為這幾位“語文烈士”***Language Martyrs*** 建立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