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經濟學常考考點總結

  微觀經濟學是一門比較難的學科,其中也有大量的考點,小編在這裡為大家總結了歷年來微觀經濟學的常考考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學習這門學科,快來看看吧。

  微觀考點概括:

  1. 預算約束方程:p1x1+p2x2=m,預算線上的兩個座標軸分別代表兩個商品。

  2. 偏好與效用:偏好要滿足完備性公理、傳遞性公理和反身性公理。關於效用還要理解效用函式的單調變換,常見的單調變換有:對原效用函式乘上一個正數,對原效用函式加上任意一個數,對原效用函式取齊次冪。***對數函式與指數函式互為單調變換。***

  3. 邊際替代率遞減法則:在維持效用水平不變的前提下,消費者增加一單位某種商品的消費數量時,要放棄另外一種商品的消費數量。

  4. 消費者效用最大化滿足的公式:mu1/mu2=p1/p2.

  5. 角點解:是一種極端情況,它是一種商品不被消費,而只去消費另外一種商品,那麼最優的選擇點就出現在預算約束的端點上,所以當邊際替代率不遞減的時候,就要考慮角點解。

  6. 一些常見的偏好還有柯佈道格拉斯偏好和擬線性偏好。

  7. 稅收的型別有從量稅和所得稅,但是當消費者的偏好是完全互補的時候,政府無論是徵稅從量稅還是徵稅所得稅,效果是一樣的。

  8. 普通商品和正常商品:正常商品是當收入增加的時候,商品的需求也增加。普通商品是指需求和價格呈反方向變動。如果一種商品是正常商品,那麼消費者對該商品的需求量與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呈同方向變動,此時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都會相互加強,所以價格變動必定會導致需求反方向變動,則該商品一定為普通品,所以正常品一定是普通品。

  9. 需求價格彈性=需求量變動率/價格變動率

  10. 穀賤傷農:是因為農產品缺乏彈性。

  11. 如果消費者消費兩種商品,這兩種商品不可能都是劣等品,也不可能都是奢侈品。

  12. 跨時期選擇:如果一個人一開始是貸款者,那麼利率上升後,他仍然還是一個貸款者,如果一個人是借款者,那麼他利率下降以後還會是一個借款者。

  13. 兩種分解法則:希克斯分解和斯勒茨基分解,把總效應分解為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注意吉芬商品的分解。

  14. 效用的二階導小於0的是風險規避者,大於0的是風險愛好者,等於0的是風險中性者。

  15. 短期生產的三階段:第一階段是平均產量遞增的階段,那麼廠商就不應該在這個階段停止生產,應該繼續投入要素,使產品的單位成本降低。第二階段是平均產量遞減階段,但是邊際產量小於平均產量,總的產量還在遞增,第三階段是邊際產量為負的階段,生產者的總產量會減少。

  16. 長期平均成本曲線呈u性是因為規模經濟和規模不經濟的原因。短期平均成本曲線呈u性是因為邊際報酬遞減規律。

  17. 規模報酬有三種情形,規模報酬遞增,規模報酬不變和規模報酬遞減。

  18. 停止營業點是滿足p等於C的最低點。

  19. 水和磚石的悖論:從需求方面看,價格取決於商品的邊際效用,而不是總效用,對於水來說,水資源充足,而且水的需求量也比較大,所以水的邊際效用比較小,所以價格就比較便宜。同理對於磚石來說,磚石的邊際效用很大,所以其價格就比較昂貴。從供給方面來看,水資源的供給比較多,水的成本比較低,所以其價格也比較低,而對於磚石來說,磚石稀缺,生產磚石的成本很大,所以磚石就比較昂貴。

  20. 在完全競爭市場下的最低工資法會引起失業,但是如果在買方壟斷市場上,運用最低工資法,不一定會引起失業,反而還有利於達到一個均衡水平。

  21. 在消費者和生產者的市場上,對市場進行徵稅,哪一方缺乏彈性,則承擔的就越多。

  22. 壟斷市場存在著三級價格歧視,一級價格歧視是完全價格歧視,二級價格歧視是廠商不瞭解每個消費者具有何種效用函式,通過按不同的價格出售不同單位的產品。三級價格歧視是在不同的市場進行不同的定價。

  23. 寡頭市場的四大模型:伯特蘭模型、價格領導模型、古諾模型、斯塔克伯格模型。

  24. 進行效率工資制定的原因:選擇更優秀的人,減少監督、提高工作效率。

  25. 福利經濟學第一定理:給定性狀良好的消費者偏好,在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上,所有的競爭均衡都是帕累托最優的資源配置。福利經濟學第二定理:每一個帕累託有效的配置均能通過競爭均衡來實現。

  26. 外部性:當一個人或一個企業對某種商品的消費或者生產影響到其他人的消費或生產時,個人或者企業的收益與社會收益不等,或者說個人成本與社會成本不等。外部性的影響包括:生產的外部經濟、消費的外部經濟、生產的外部不經濟和消費的外部不經濟。

  27. 解決外部性的政策:進行課稅或者補貼,進行企業合併,科斯定理***只要財產權明確,並且其交易成本為0甚至很小,則無論在開始把財產賦予給誰,市場均衡都是有效率的。***

  28. 物品的分類:公共物品是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如國防等,還有準公共物品的概念,即有限的非競爭性和有限的非排他性,比如公園。私人物品是有競爭性和排他性,比如私人物品,公共資源是有競爭性,但是沒有排他性,自然壟斷資源是有排他性,但是沒有競爭性。

  29. 注意 區分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逆向選擇是由於資訊的不對稱造成的資源配置扭曲的現象,比如二手書市場,檸檬問題,逆向選擇是指在買賣雙方資訊非對稱的情況下,差的商品總是把好的商品驅逐出市場,擁有資訊優勢的一方,在交易的過程中總是趨向於盡可能的做出有利於自己而不利於別人的選擇。道德風險時在交易雙方簽訂交易合同以後,資訊佔優勢的一方,為了最大化自己的收益而去損害另外一方,同時也不承當後果。

  30. 微觀經濟學研究的是消費者行為--消費者如何在預算給定的情況下,對商品進行購買,來滿足消費者的偏好需求。廠商行為--廠商如何制定價格,如何生產產量,來實現利潤的最大化。那麼這些問題就引發出了各種模型,各種市場結構,就比如供給需求曲線模型,完全競爭市場,壟斷市場等,微觀常見考題為計算題和分析題,計算題通常結構利潤最大化,構造拉格朗日函式求解,分析題常見為什麼勞動的供給曲線向後彎曲之類,當然還有畫圖題,想用希克斯分解畫出替代效用和收入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