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君三舍相反詞/反義詞

注音 ㄅ一ˋ ㄐㄨㄣ ㄙㄢ ㄕㄜˇ

拼音 bì jūn sān shě

避君三舍相反詞

針鋒相對

基本釋義

⒈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楚子饗之,曰:'公子若反晉國,則何以報不穀?'……﹝重耳﹞對曰:'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又《僖公二十八年》:“子犯曰;'師直為壯,曲為老,豈在久乎?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闢之,所以報也。'”杜預注:“一舍,三十里。初,楚子云:'若反國何以報我?'故以退三舍為報。”後以“避君三舍”、“避軍三舍”指退讓和迴避。

針鋒相對:  針尖對針尖。比喻雙方對等。比喻雙方策略、言論、行動等尖銳地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