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星藻屬

[拼音]:sang ke

[外文]:Moraceae

雙子葉植物綱金縷梅亞綱的1科。喬木、灌木,稀為草本,有刺或無刺,有或無乳狀液。單葉互生或對生,全緣或具鋸齒或分裂;托葉脫落。花單性,異株或同株,雌雄花常密集為頭狀,聚傘狀,穗狀花序。花序託張開或封閉,有或無花被,雄蕊通常4,稀1~8。花絲在花蕾時內折或直立,有或無退化雌蕊,子房上位至下位,或陷入花序軸內,花柱2或為1,柱頭2裂或不裂,子房1~2室,每室有胚珠1顆,倒生或彎生。果為核果或瘦果,分離或與花序軸合生,形成聚合果,種子有或無胚乳,子葉褶疊、對稱或不對稱,胚根長或短,彎曲或直立。葉表皮下有或無鍾乳體。各屬染色體基數x=12,13,14。

本科約60屬1400種。分佈於全世界熱帶、亞熱帶地區,少數屬、種分佈於北溫帶。中國有12屬150餘種,主要分佈於長江以南各省區,以雲南南部為最多,少數分佈於北部和西北部。桑屬及榕屬中有少數種是中國特有。重要種類有:

印度膠樹

原產印度、馬來西亞,中國各地有栽培。喬木,樹皮平滑,幼時附生。葉厚革質,長橢圓形,全緣,側脈多,兩面明顯,平行展出;托葉紅色,披針形,長達15釐米。雌雄同株,榕果生於已落葉枝腋,橢圓形,基生苞片合生而為風帽狀,雄花、癭花、雌花或中性花同生於一榕果內,花被4,雄蕊1,花絲極短。瘦果多數,卵圓形,表面具瘤狀凸體。花期冬季。乳狀液曾為橡膠原料,後為巴西橡膠所代替。

無花果

原產地中海沿岸,唐代傳入中國,南北均有栽培,新疆南部尤多。落葉灌木,多分枝,小枝粗壯。葉互生,厚紙質,廣卵形,通常3~5裂,邊緣具不規則鋸齒,表面粗糙,背面密生白色柔毛和鍾乳體,基部近心形,基生葉脈三出,雌雄異株,榕果單生葉腋,雄花和癭花生於同一榕果內;花被片4~5,雄蕊3,稀為1或5;雌花花被與雄花同數,子房卵圓形,花柱側生。榕果大梨形。可食用,鮮果和鮮葉為治療良藥(圖1)。

薜荔

中國南北均有分佈,生於山間岩石上。攀緣或爬行灌木,葉兩型,不結果枝節上生根,葉小,紙質,卵狀心形;結果枝不生根,葉革質,卵狀橢圓形,背面被黃褐色柔毛,背面網脈呈蜂窩狀,托葉被黃褐色柔毛。雌雄異株,單性,雄花和癭花生於同一植株榕果內壁,榕果大梨形,長4~6釐米,雄花具梗,雄蕊2;雌花與中性花生於另一植株榕果內壁,雌榕果球形,瘦果多數,有粘液。瘦果水洗可作涼粉,故有水粉子、涼粉果、木蓮等名稱;根、莖、葉入藥。

構樹

中國各地有野生或栽培。落葉喬木,小枝密被灰色柔毛。葉廣卵形分裂或不分裂,邊緣具鋸齒,表面被糙毛,背面密被柔毛,基生葉脈三出,側脈7~8對。雌雄異株,雄花序穗狀,雄花被片4,雄蕊4,花絲在蕾中內折;雌花序球形頭狀,苞片棍棒狀,花被管狀,子房卵圓形。聚花果,肉質,成熟時橙紅色,小核果扁球形,成熟時射出花被外。韌皮纖維為優質造紙原料,種子及根皮藥用。

柘樹

中國南北各地有栽培或野生。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樹皮灰褐色,具棘刺。葉卵圓形,常3裂,全緣,雌雄異株,雌雄花序均為球形,腋生,雄花被片4,與苞片貼生,雄蕊4,花絲在蕾中直立,花被與雄花同數,子房陷入花被下部。聚花果,肉質,成熟時紅色。根皮藥用,葉可飼蠶,木材為黃色染料,故又稱黃桑(圖2)。

波羅蜜

(見彩圖) 原產印度,中國廣東、海南、廣西、雲南均常栽培。常綠喬木,老樹常有板根,樹皮黑褐色,托葉痕明顯。葉革質,全緣,橢圓形至倒卵形,幼樹或萌發枝3葉常分裂,表面光滑,背面較粗糙,葉脈羽狀。花單性同株,雄花序生小枝頂或葉腋,棒狀,雄花被管狀,頂端2裂,雄蕊1,花絲直立;雌花序圓柱形,花被管狀,頂端齒裂,基部陷於肉質花序軸內,子房1室。聚花果橢圓球形或不規則等形,長30~70釐米,表面具多數六角形瘤狀凸體和粗毛。聚合果橢圓形,味甜,芳香,為南方著名水果。木材堅硬黃色,可作傢俱,也可提取黃色染料桑色素。核果富含澱粉,煮熟可食(圖3)。

麵包樹

原產太平洋群島,中國海南、臺灣均有栽培。常綠喬木,樹皮灰褐色,粗厚,小枝粗壯。葉大型,寬卵形,兩側多為3~8羽狀深裂,葉柄長8~12釐米;托葉寬披針形,雌雄同株;花被管狀,上部2裂,雄蕊1,雌花被管狀,子房卵形。聚合果倒卵形至近球形,成熟後黃綠至深綠色。核果卵形至扁橢圓形,果實為熱帶主要食品。

見血封喉

產於中國廣東、海南、廣西、雲南南部。喬木,樹皮深灰色。葉長橢圓形,基部兩側微不對稱,側脈羽狀;葉柄短。雌雄同株,雄花序托盤狀,雄花生盤內,圍以多數苞片,雄花花被片3~4,雄蕊同數;雌花單生,藏於多數苞片包圍的梨形花序託內,無花被,子房1室。果肉質,梨形。具宿存苞片,成熟鮮紅色。樹液有劇毒,為有名的亞洲箭毒。莖皮纖維可作麻袋。

葎草

中國各地有栽培。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株具鉤狀刺毛。葉對生,掌狀深裂3~5裂片,表面粗糙,邊緣具鋸齒。單性異株;雄花序為腋生大圓錐花序;雄花花被片5,雄蕊5,在蕾中直立;雌花序球果狀,每2朵花生於膜質苞腋內,花柱伸出苞片外。果穗長約1.5釐米;瘦果扁球形,成熟露於苞片外。除新疆、青海外,各省均有野生。全草入藥,種子油為健胃藥,果穗可代啤酒花作釀啤酒原料。

啤酒花

中國各地有栽培。多年生纏繞草本,植物體被倒鉤刺毛,密生細毛。葉對生,卵形,不裂或三裂,基部心形或圓形,邊緣具粗鋸齒,背面疏生小毛和油點;葉柄與葉片等長。單性異株,雄花序圓錐狀,花被片和雄蕊各為5,花絲在蕾中直立;雌花每2朵生苞腋,苞片覆瓦狀排列為一圓形穗狀花序,膜質苞片果時增大,每苞有瘦果1~2顆。果穗為釀啤酒重要原料,雌花葯用(圖4)。

此外,重要經濟植物還有桑(見桑屬)、大麻等。

本科源於金縷梅目(Hamamelidales)。屬蕁麻目(Ur-ticales)的成員。包括3亞科:桑亞科(Moroideae),波羅蜜亞科(Artocarpoideae),大麻亞科(Cannaboideae),下又分4族:桑族(Moreae)、波羅蜜族(Artocarpus)、見血封喉族(Olmedieae)和榕族(Fice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