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穿網路聚合物

[拼音]:qihou fenlei

[英文]:climatic classification

將不同地區的氣候按其主要特徵劃歸類別。其結果即為各種不同的氣候型。因學科觀點、研究物件和目的或生產上的要求不同,有多種氣候分類,概括起來,主要有:成因分類、經驗分類、成因與經驗相結合的分類。

成因分類

從太陽輻射、大氣環流、氣團等氣候形成因子出發,將全球氣候歸納成不同型別的分類方法,又稱理論分類。例如,古希臘學者根據太陽高度角,以迴歸線(南、北緯23°27′)和極圈(南、北緯66°33′)為基線,把全球劃為熱帶、溫帶、寒帶。這是最早的成因分類,也稱天文分類。1936~1949年,蘇聯Б.П.阿利索夫提出以盛行氣團和氣候鋒為主、海陸位置為輔的氣候分類(見阿利索夫氣候分類)。

經驗分類

從下墊面狀況,包括植被、土壤、水文等自然地理因素的分佈狀況出發,按照氣溫、降水分佈特徵及其組合,將全球氣候歸納成不同型別的分類方法,又稱實驗分類。例如,1900~1936年,德國W.P.柯本提出以全球植被分佈為基礎,以氣溫和降水量為指標,將全球氣候分為 5個主要氣候型,每個主要氣候型,再按降水的季節分配、夏熱情況或乾旱程度,分為若干副型(見柯本氣候分類);1925年,蘇聯Л.С.貝爾格提出以自然景觀為主要標誌,以月平均氣溫為指標的氣候分類(見貝爾格氣候分類);1955年,美國C.W.索恩思韋特提出以降水和可能蒸散量為基礎的 4個氣候判據為指標的氣候分類(見索恩思韋特氣候分類)。

成因和經驗相結合的分類

有佈德科氣候分類、斯特拉勒氣候分類等。1948年,蘇聯М.И.佈德科制定出自然植物景觀同熱量和水分這兩個氣候要素相對應的組合圖,即佈德科氣候分類;1959年,美國A.N.斯特拉勒提出以不同性質氣團的源地、分佈和鋒的位置及其季節變化為基礎,並參考氣溫和降水指標的氣候分類。此後,曾修正分類指標。1978年,A.N.斯特拉勒和A.H.斯特拉勒再次發表這一分類,將世界氣候劃分為3個氣候帶、13個型和27個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