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紅化

[拼音]:shuyu ke

[英文]:Dioscoreaceae

單子葉植物綱百合亞綱的1科,多年生草質纏繞藤本。莖左旋或右旋,光滑或有刺。地下莖的形狀大小不一,有根莖或塊莖。單葉或掌狀複葉,互生,有時中部以上對生,基出脈3~9條,側脈網狀,不少種類葉腋常有大小形狀不一的珠芽。花單性、雌雄異株,很少同株;雄花有雄蕊3~6枚,有時3枚發育,3枚退化成花絲狀;雌花雌蕊發育,雄蕊退化,3~6或無。蒴果有翅,3稜形,成熟後頂端開裂,3室,每室通常有種子2枚,種翅膜質。花粉形態分為單溝和雙溝形2種,染色體基數x=9,10。共10屬650種,廣佈全球熱帶至溫帶,以熱帶美洲和非洲種類較多,亞洲次之。中國僅薯蕷屬1屬約60種,少數分佈長江以北,其餘種類分佈在長江以南各省區。

大多數種類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如熱帶栽培的甜薯,亞熱帶或熱帶栽培的參薯,溫帶地區野生或栽培的山藥(懷山藥),常供食用或為中藥材;廣佈於西南、華南、華中和臺灣、福建等省的薯莨,塊莖含鞣質高達30.7%,可提栲膠,名“薯莨膠”,用以染制名產“香雲紗”以及漁網等,是皮革工業和漁網製造工業中的一種重要原料。塊莖粉以水或丙酮提取物製成的“紅孩兒止血片”,是治療婦科出血、咯血、上消化道出血、血尿的要藥。最重要的是盾葉薯蕷等十幾種薯蕷根莖中含有的薯蕷皁甙元是合成炔諾酮等口服避孕藥及氫化可的鬆等抗炎、抗過敏激素藥物的原料。

本科植物需要一定的廕庇度、土壤溼潤和光照,因此,多數是在溝谷稀疏闊葉林下及林緣、山坡灌叢或山谷水溝邊緣,常與陰性或半陰性植物混生在一起。

有些學者主張薯蕷科另列為薯蕷目。1960年,I.H.伯基爾根據形態演化,認為薯蕷科與百合科的天門冬亞科(Asparagoideae)有近似的親緣,G.埃爾特曼也指出薯蕷科花粉與某些百合科植物相似。目前多數學者認為薯蕷科是從較原始的百合目繁衍出來的。至於薯蕷科屬下等級的系統排列也有兩種不同看法,克努特側重於種翅的形狀,而D.普蘭和伯基爾則側重於地下部分的貯藏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