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地質學

[拼音]:zhujian gang

[英文]:Pauropoda

節肢動物門單枝動物亞門的1綱。全世界記載370多種。體形狹長或橢圓形,背腹稍扁平(圖a、b),呈白色或黃色。成體體長0.5~1毫米。觸角基部分4節,少數類群分6節。基部頂端有2分支。腹支頂端有一感覺器──球狀體(圖c)。口器具大顎小顎各1對。大顎簡單,不分節,末端呈小棒狀;小顎前緣有4個小突起,中部三角形的薄片是由具小顎的體節腹板形成的 (圖d)。軀幹部由11個體節和 1個尾節組成。少數原始種類具有11(12)個背板和11對步足,多數普通種類只有6個背板和9對步足。第 1體節(頸節)具有1對退化的殘肢;至少第1與第 2體節共有一個背板,已開始由兩個背板癒合形成一重體節。體壁不含鈣質,面板薄弱,具有刺與剛毛。觸毛存在於一定體節的兩側。生殖器官開口在第 2對步足之間。雌性生殖器官(卵巢)位於消化道腹面,但雄性生殖器官(睪丸)則在消化道的背面。無氣管系統和血管系統。

蠋類以腐敗的植物和動物為食。行動活潑的種類也捕食小動物,但多數以黴菌的菌絲為食。

蠋類的卵富含卵黃。雌性分散或集中地把卵產在潮溼或腐敗植物的裂隙中。仁蠋有撫幼習性,由母體看守自己產的卵。林蠋蛻出卵殼的幼蟲具有 3對步足,至第2、3、4發育期分別具有5、6、8對步足,至成體期具有9對步足。由幼蟲至成體的發育過程約需14周。

陸上幾乎各處都有蠋類的分佈。由於皮層薄弱,只存在於潮溼的環境中。如果暴露在正常室溫和溫度下,由於身體脫水,幾分鐘內即死亡。壁蝨和擬蠍捕食它們的幼蟲和成體。

蠋綱分為2個目:六蠋目(Hexamerocerata);觸角基部有6節。有12個背板,11對步足。只有千蠋科(Millotauropodidae)1科。四蠋目(Tetramerocerata),觸角基部有4節。有6個背板,9對步足。包括3科:蠋科(Pauropodidae)、短蠋科(Brachypauropodidae)和廣蠋科(Eurypauropodid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