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體聚合

[拼音]:funan xiangdousu

[英文]:furocoumarin

香豆素類的6,7或7,8位與呋喃基(見呋喃)併合而成的化合物的總稱。這類化合物大量存在於傘形科植物中,其中很多是著名中藥如白芷、前胡、當歸等的主要成分;也存在於某些豆科、芸香科、菊科等植物中。常見的呋喃香豆素有補骨脂素、前胡素、比克白芷素、前胡苷元,結構式分別為:

呋喃香豆素的性質一般與香豆素相似,能溶於乙醇、乙醚、乙酸乙酯、丙酮等溶劑,不溶於水;溶於熱苛性鹼溶液而使內酯環開裂,遇酸則又重新環合。此類化合物大部分有熒光。

補骨脂素分子式為C11H6O3。存在於豆科植物補骨脂、粉綠小冠花,桑科植物無花果,芸香科植物黃心花椒等中。1933年由印度科學家H.S.焦伊斯等分離得到。從乙醚中析出的補骨脂素為無色針狀結晶;熔點169~179°C;能熔於乙醇、氯仿,難溶於水、乙醚和石油醚。前胡素的熔點109°C,比克白芷素熔點117~118°C,前胡苷元熔點192°C。

很多呋喃香豆素有抗菌、毒魚、殺昆蟲等生理作用,一些呋喃香豆素具有強烈的吸收紫外線的作用,補骨脂素和異補骨脂素的油膏塗於面板上可使面板色素沉著,因而可用於治療白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