鎢青銅

[拼音]:baluo

[英文]:Isaac Barrow (1630~1677)

英國數學家。1630年10月生於倫敦,1677年5月4日卒於倫敦。1643年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1648年獲學士學位,1649年當選為三一學院院委,1662年任倫敦格雷沙姆幾何教授,1664年任劍橋首屆盧卡斯教授,1672年任三一學院院長。

巴羅最重要的科學著作是《光學講義》(1669)和《幾何學講義》(1670),後者包含了他對無窮小分析的卓越貢獻,特別是其中“通過計算求切線的方法”,同現在的求導數過程已十分相近。他已察覺到切線問題與求積問題的互逆關係,但執著於幾何思維妨礙他進一步逼近微積分的基本定理,微積分的最終制定後來由其學生I.牛頓完成。巴羅最先發現了牛頓的天才,並於1669年自動辭去盧卡斯教授之職,舉薦牛頓繼任。

巴羅精通希臘文和阿拉伯文,曾編譯過歐幾里得、阿基米德、阿波羅尼奧斯等希臘數學家的著作,其中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作為英國標準幾何教本達半個世紀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