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賡

[拼音]:qiyun

中國傳統繪畫理論的重要審美範疇之一。指作品中蘊含的生機、氣勢、節奏和意蘊。氣韻理論源於先秦、兩漢時代的“氣本原”說,即認為充溢於宇宙間的“氣”是構成萬物與生命的基本原質。氣韻最先見用於品評人物,特指人的精神氣質和儀表風尚;繼之被轉用於文論,用以討論作者的思想個性對作品藝術風格形成的影響和意義。南北朝時代,氣韻被運用到美術領域,南齊謝赫在《畫品》中提出六法論,將“氣韻生動”列為第一法,從此成為中國傳統繪畫創作與批評的重要原則與標準,並由人物畫推及山水、花鳥等各種題材的創作。

對氣韻這一概念的理解和如何獲得氣韻生動的藝術效果,歷史上存在著不同的觀點。一種理論認為氣韻是創作完成後作品自然而然體現出來的藝術效果,而不是預想目的的達成和僅憑筆墨效果所能製造出來的,代表者如清代鄒一桂。一種理論認為氣韻得自筆墨的運調和客觀物象的生動描繪,筆墨的枯溼濃淡和自然景緻的雲煙霧靄,都是氣韻生動的由來和具體體現。還有一種理論將氣韻等同於風格,強調氣韻得自天然的觀點的極端表現是氣韻“生知”說,即認為氣韻來自藝術家的天性,而不是後天所能學到的,代表者是宋代的郭若虛和明代的董其昌。

理解上的分歧源自氣韻這一概念的複雜性。傳統繪畫中的氣韻,實際上包括3個方面:客觀世界的描繪、主觀精神的表現和富有個性的藝術語言的運用。氣韻生動作為一種藝術效果是這3個方面的有機統一,是由感物、應心直到傳達創作全過程完成後所達到的審美境界。如山水畫的創作,首先是畫家通過飽遊躍看,在大自然中積累了豐富的印象和感受,產生了創作上的衝動,於是對所得的印象和感受在頭腦中加以去粗取精,剔偽存真的藝術概括和提煉,這個過程也是一個託志於物,融情於理的過程;當情理合一的藝術形象已經在頭腦中形成,畫家攘臂搦管,以情驅筆,心手相應,氣力相合,力求創作出來自自然而又高於自然的生動的藝術形象和特有的審美意境。整個的創作過程,既是對審美客體的本質美的把握與發掘,也是創作文體藝術家思想感情和創作心態的顯示和昇華,而這二者的有機結合收到的效果是“情緣景而發,景以情而活”,並藉助富有感情色彩的藝術語言──筆觸的氣勢節奏、水墨的滋潤酣暢、物象的俯仰開合、時空的虛實動靜等,予以生動而充分的表現,結構出形與神、情與理、物與我高度和諧統一的審美境界,使欣賞者感受到無論是作品中的藝術形象,還是構成這些形象的表現因素,無不充滿了勃鬱的生機和盎然的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