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西特王朝

[拼音]:ba-Shu wenhua

中國西南地區古代巴、蜀兩族先民留下的物質文化。主要分佈在四川省境內。其時代大約從商代後期直至戰國晚期,前後延續上千年。從考古學上確認巴蜀族的物質文化,是建國以來商周考古的一大收穫。

發現與研究

1934年在四川廣漢縣太平場發現古代蜀人的玉石器窖藏遺址。1938年調查了川西平原的大石遺蹟。1941年,有人依據傳世的一些銅器,正式提出“巴蜀文化”這一名稱。但正式而系統的研究,是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進行的一系列科學發掘開始的。

蜀文化

蜀族的活動範圍,以成都為中心,約包括今四川盆地西部以及陝南、滇北一帶,傳說其統治者有蠶叢、柏、魚鳧、杜宇、開明等,建立的地方政權即為蜀國,至公元前316年為秦所滅。蜀文化較為重要的考古發現,有新繁縣水觀音遺址、彭縣竹瓦街窖藏、廣漢縣太平場遺址、成都羊子山遺址、新都木槨墓等。其中在羊子山清理的一座壇形遺址,是目前所知唯一的先秦禮儀性建築,壇為正方形三級土臺,高10米以上,臺頂面積為31.6平方米。

商至西周時代,蜀人與黃河流域的民族關係密切。如屬商代後期的水觀音遺址,所出陶器中的深腹豆形器、高柄豆、小平底缽、尖底罐、扁壺等,都帶有較強的地方風格;但銅鏃、銅戈、銅矛等又是商代黃河流域常見的器形。大約屬於西周至春秋的太平場遺址的陶器多與水觀音所出者相似,而璋、琮、璧等精美的玉石禮器,與中原所出者一致。竹瓦街窖藏青銅器的時代約在西周,器形有罍、尊、觶、戈、戟、矛、鉞、錛等,其中罍、觶、戈、矛與陝西茹家莊西周墓和城固銅器群的銅器相似。構成巴蜀文化特徵之一的扁莖無格柳葉形劍及銅器紋飾中的虎紋等,均濫觴於上述地區,足見二地之間當有較緊密的聯絡。到了戰國時代,蜀地的一般小墓中出現了這一文化的某些獨特的因素,如船棺葬、援呈三角形的戈及援兩側均有短胡的戈、柳葉形劍、舌形鉞等。銅兵器或工具上多鑄有手心、花蒂、水波、房屋、虎、蟬、鳥、人頭等符號。有的還鑄出文字。但另一方面,在某些大墓中,又可以看到楚文化的強烈影響。以新都戰國中期木槨墓為例,其獨木棺和劍、戈、鉞、銅鍪、淺盤陶豆等器形,以及銅器和銅印上所鑄的符號,均為蜀文化的表現;但鼎、罍、缶、豆、敦、甗、盤等銅器及木槨的形制,則具有楚文化的風格。其中刻有“邵之食鼎”銘文的鳳紋鼎,可能就是流入蜀地的楚器。

巴文化

巴族的祖先,可能出於“廩君蠻”,其最早的發源地在湖北西部的清江流域,以後活動在四川盆地的東部,包括今陝南、鄂湘西部及黔東北一帶。西周以後,建立了巴國,其國都先後設在江州(今重慶)、墊江(今合川)、平都(今豐都)、閬中等地,後與蜀同時被秦所滅。有關巴文化的重要考古發現,有巴縣冬筍壩、昭化寶輪院、涪陵小田溪的戰國墓葬等。巴文化的特徵主要表現為船棺葬、扁莖柳葉形劍、圓刃折腰鉞、短骹式弓耳矛,以及甑、釜、鍪配套的銅容器。陶器中盛行小口圜底罐。樂器使用於。在銅兵器、樂器、工具、印章上,也有與蜀文化相似的各種符號,但以虎紋符號較多。在器物裝飾上虎紋亦較常見。此外,萬縣出土的一柄銅戈上也有類似蜀文化的文字,可能這是當時流行於巴蜀全境的一種地方文字。但今天尚未能辨識。

巴蜀文化很早就接受了黃河流域文化的影響,又影響了南部的夜郎、滇以及西部的邛笮、冉等少數民族的文化,形成了溝通古代黃河流域文化與西南邊疆文化的橋樑。

參考書目

四川省博物館:《四川船棺葬發掘報告》,文物出版社,1960。

四川省博物館、新都縣文化管理所:四川新都戰國木槨墓,《文物》1981年6期。

四川省博物館、彭縣文化館:四川彭縣西周窖藏銅器,《考古》1981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