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體育記者聯合會

[拼音]:caizheng xujia shouru

[英文]:false fiscal revenue

社會主義國家年度財政收入中,沒有有效物資作保證的那一部分財政收入。它表明財政收入存在質的問題。這是由於財政收入的價值承擔者,即商品物資在運動過程中,因各種原因而不具有有效的使用價值時,而使財政收入形成虛假。

在中國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1)某些工農業生產企業,生產了質次價高和沒有銷路的商品,商業企業按合格商品價格收購,工農業生產企業按規定向國家上交稅利,但商品尚積壓在流通領域,未實現價值,即所謂“工業報喜,商業報憂,倉庫積壓,財政虛收”;

(2)國有企業對資財損失和虧損彌補長期掛帳,或者是用企業自有流動資金、銀行貸款墊付虧損、超交稅利等辦法構成財政收入的虛假成分;

(3)物價總水平大幅度上升,財政收入名義上有所增長,實際呈負增長,表現為財政收入虛增或貶值;

(4)部分國有企業拼裝置、吃老本,資產、資源補償不足,等於人為地縮小社會總產品價值中的不變資本的部分,虛增剩餘產品價值部分,造成財政從剩餘產品部分集中的份額虛假。

財政虛假收入,對社會經濟和財政穩定的危害在於:

(1)掩蓋了年度財政收入的真實性;

(2)用虛假的財政收入安排真實的財政支出,抬高了支出水平,使以後年度的財力分配難以為繼;

(3)攪亂了價值分配的正常渠道和秩序,不利於加強巨集觀調控,也影響企業建立良好的經營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