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靖王墓

[拼音]:jizai leida

[英文]:airborne radar

裝在飛機上的各種雷達的總稱。主要用於控制和制導武器,實施空中警戒、偵察,保障準確航行和飛行安全。機載雷達的基本原理和組成與其他軍用雷達相同,其特點是:一般都有天線平臺穩定系統或資料穩定裝置;通常採用3釐米以下的波段;體積小,重量輕;具有良好的防震效能。

分類

按用途可分為:

(1)截擊雷達,用於為空空導彈、火箭和航炮等提供目標資料。它與火控計算機、飛行資料測量和顯示裝置等組成殲擊機火控系統。截擊雷達一般有搜尋和跟蹤兩種功能。在搜尋時,雷達發現和測定載機前方給定空域內的目標,截獲後即轉入跟蹤狀態,連續提供瞄準和攻擊目標所需的資料。有的截擊雷達有目標照射裝置,用於導引半主動尋的導彈。截擊雷達發現空中目標的距離一般為幾十公里,有的可達一二百公里;搜尋和跟蹤角一般為±60度左右;測距精度為幾十米;測角精度為十分之幾度。脈衝多普勒截擊雷達能抑制地(海)面雜波,提取動目標資訊,具有下視能力,裝備這種雷達的殲擊機能對低空、超低空目標實施攻擊。較先進的截擊雷達能邊搜尋邊跟蹤,即對一定空域搜尋的同時,還能跟蹤多個目標。有的截擊雷達還具有多種功能,既能用於對空中目標的攔截,也能用於對地(海)面目標的攻擊。(見彩圖)

(2)轟炸雷達,主要用來為瞄準轟炸、制導空地導彈和領航提供目標資訊。它可單獨工作,也可與光學瞄準具、計算機配合使用,構成轟炸瞄準系統。轟炸雷達按搜尋方式可分為前視和環視(亦稱全景)兩類。前視雷達的天線波束指向載機前下方,在一個扇形地區內搜尋。環視雷達的天線波束成扇形,指向載機下方作圓周搜尋(圖 1)。它有搜尋和瞄準兩種工作狀態。搜尋時,天線作圓周掃瞄,當顯示器畫面上目標進入瞄準區時,雷達轉入瞄準狀態,將測得的目標資料送到計算裝置,會同其他引數標出投彈點並顯示在顯示器上。當目標訊號與投彈標誌重合時,發出投彈指令,實現自動轟炸。轟炸雷達的作用距離一般為150~300公里,方位分辨力約為1°~3°。

(3)空中偵察與地形顯示雷達,用於提供地(海)面固定目標和移動目標的位置和地形資料。它通常是一種側視雷達,具有很高的分辨力。其天線安裝在機身兩側,波束指向載機左右下方並垂直於航線,隨載機飛行向前掃瞄(圖 2)。側視雷達分為真實口徑側視雷達和合成孔徑側視雷達兩類。真實口徑側視雷達的天線沿機身縱向長達8~10米,在飛機機身兩側形成很窄的波束,分辨力較全景雷達高10倍左右。合成孔徑側視雷達的天線實際尺寸並不大,但它利用載機的前進運動,通過對相干訊號的儲存和處理,可獲得有效長度為幾公里的天線孔徑,從而極大地提高了雷達的分辨力(可達幾米)。由這種雷達獲得的地形圖,其清晰度與航空照相的效果相接近。側視雷達能晝夜進行空中偵察和地形顯示,可在不飛越對方陣地的情況下偵察到對方縱深一二百公里內的目標。

(4)航行雷達,用於觀測載機前方的氣象狀況、空中目標和地形地物,保障飛機準確航行和飛行安全。有一類專門用來保障飛機低空、超低空飛行安全的航行雷達,叫地形跟隨雷達和地物迴避雷達,通常裝在執行低空突防任務的飛機上。地形跟隨雷達與計算機和飛行控制系統配合,控制飛行高度隨地形起伏變化,使飛機始終保持一定的安全高度。地物迴避雷達為飛行員顯示選定高度上地面障礙物的分佈情況,提供迴避訊號,使飛機繞過障礙物,保證飛行安全。利用工作轉換開關,上述兩種雷達可以交替使用。還有一種專門用於測定載機的偏流角和地速的航行雷達,稱為多普勒導航雷達,可提供導航和轟炸所需資料,通常裝在轟炸機和運輸機上。

(5)機載預警雷達,是預警機的主要電子裝置,用於空中警戒和指揮引導,也可用於空中交通管制。它已成為現代防空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地面對空情報雷達相比,它的盲區小,發現低空、超低空目標的距離遠,機動性較強。

簡史

1938~1939年,英國研製出第一批ASVMkⅡ型機載對海搜尋雷達和AI型機載截擊雷達。隨後,英國和美國又研製出 H2S型(10釐米)、H2X型(3釐米)微波轟炸雷達,並於1942~1943年先後投入使用。20世紀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機載雷達採用單脈衝角跟蹤、脈衝壓縮和合成孔徑等新技術,其抗干擾能力、作用距離、分辨力和測量精度有了明顯提高,應用範圍也隨之擴大,除控制火炮或投彈瞄準外,還能制導空空導彈或空地導彈。並且出現了氣象、地形跟隨、地物迴避等雷達。70年代,數位電子計算機和脈衝多普勒技術在機載雷達中應用,提高了雷達的資訊處理、抑制地(海)面雜波和自適應等能力,並有較完善的機內自檢系統和故障隔離裝置。

中國人民解放軍於50年代開始裝備機載雷達,60年代自行設計和研製出單脈衝體制機載截擊雷達和轟炸雷達。70年代,又研製了多種體制和多功能的機載雷達。

展望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和戰術要求的不斷變化,機載雷達在作用距離、目標分辨力和識別能力、抗干擾能力和可靠性等方面將進一步發展。搜尋、跟蹤多個目標和具有多種功能的機載相控陣雷達將獲得較為廣泛的應用。機載雷達的小型化、自動化程度和自適應能力也將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