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書

[拼音]:Yifu

訓詁書。明末清初學者黃生撰。黃生字扶孟,別號白山,安徽歙縣人,生於明熹宗天啟二年(1662),卒年不詳。在明為諸生,入清未仕。精通文字聲音訓詁之學。

《義府》分上下兩卷,以解釋經史子集書中的詞語文句為主,附帶詮釋宋代趙明誠《金石錄》、洪适《隸釋》、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所載古碑文和樑陶巨集景《周子良冥通記》中的一些詞語,考證詳明,無鑿空臆斷之論。如解《 書·皋陶謨 》“天明畏”即“天明威”。解《召誥》“厥既得卜,則經營”,釋經營為“相步其基址也”。解《周書·武成》“血流漂杵”為“血流漂樐”,樐為大盾。解《詩·邶風》“死生契闊”,契闊為合離,跟死生同為對言。 解《孟子·公孫丑下》“寡人如就見者也”,“如”作“宜”講。解《周禮·考工記·玉人》“大圭,杼上終葵首”,謂斜銳其上,首作錐形。“終葵”二字為“椎”字之切音,急言之曰椎,緩言之則曰終葵。如此之類都精確不易。書中解釋《史記》、《漢書》的詞語, 駁正前人誤解處尤多。他深知字音相近往往通用,音轉字變,而義不變,所以能有所發明,刊正前人之謬誤。考證之功力與方以智(1579~1671)的《通雅》不相上下。

黃生還作有《字詁》一卷。《字詁》跟《義府》原只有抄本流傳,乾隆時收入《四庫全書》。道光間,黃生族孫黃承吉(字春谷,江蘇江都人)從文宗閣《四庫全書》本過錄,把兩書合為一書,並加按語,題為《字詁義府合按》。《安徽叢書》即據黃承吉本影印。《字詁》、《義府》兩書也見錢熙祚所刊《指海》內。《叢書整合》根據《指海》本排印。

見《字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