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爾,R.

[拼音]:Lemubulüke

[英文]:Wilhelm Lehmbruck (1881~1919)

德國雕塑家。生於杜伊斯堡,卒於柏林。1895~1899年,在杜塞爾多夫工藝美術學校學習。早年受到比利時以勞動者為題材的雕塑家C.麥尼埃的影響。同時,他很敬仰A.羅丹、A.馬約爾。為了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曾到義大利、巴黎訪問進修。在巴黎,他和前衛派的藝術家H.馬蒂斯、C.布朗庫西等相識,受到他們的指點。1910年以後,全家定居巴黎,在蒙巴那斯地區有自己的工作室。他有點像馬約爾,在作品中追求古典精神和把這種古典精神納入現代思潮。在1911年創作的《女人立像》中,他在人體的腿部裹上一塊打了結的、有豐富折紋的衣衫,這種處理法無疑來自希臘的雕刻傳統。在面部刻畫上,他只把握大的效果,不講究細節的精確,這種手法也來自希臘古典後期的雕刻。勒姆布呂克成熟期的作品《跪著的女人》(1911)、《青年立像》(1913),不論在細長的人體比例、人的手勢,還是在人物的表情上,都表現出象徵主義的傾向。他的這些作品,尤其是《青年立像》的人體結構,如果用傳統的造型法則來衡量,是很不合比例的。可是為了作品的表現力,藝術家大膽地加以誇張,這種創作方法既相當主觀化,又相當具有特色。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勒姆布呂克不得不回到故國,住在柏林。在這段期間,他推出一件時代氣氛很濃的雕刻《捱打的人》(1915~1916)。這件大型雕刻表現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人們普遍感受到的苦悶和悲哀的情緒。欣賞這件作品,不禁使人聯想起M.梅特林克、P.魏爾蘭等人那些陰鬱絕望和悲觀厭世的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