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

[拼音]:Male

[英文]:Gustav Mahler (1860~1911)

奧地利作曲家、指揮家,19世紀末葉晚期浪漫主義音樂代表人物之一。1860年7月7日生於波希米亞猶太人小客棧主的家庭,1911年5月18日卒於維也納。1876年入維也納音樂學院學習作曲,師事A.布魯克納。1877~1879年於維也納大學學哲學。1880年起先後在德國、奧地利各地及布拉格、布達佩斯任指揮、樂長。1897~1907年任維也納皇家歌劇院樂長兼指揮(後任院長)。此後曾兩度赴美國指揮。他是近代傑出的樂隊指揮之一,表現深刻、嚴謹,要求極高,組織力強,對近、現代指揮藝術的形成與發展影響深遠。

馬勒在指揮之餘從事創作,其作品大多具有深邃的內容和哲理性,時有悲劇色彩及泛神論或宗教思想的流露。主要藝術特點是:形式巨集大,配器手法卓越,充分發揮管絃樂的交響性;其風格氣勢磅礴,樂思繁複,又富有民間音樂的質樸感,如常應用民歌的曲調和奧地利民間舞蹈連德勒的節奏。主要作品有9部交響曲及歌曲,而這兩者之間往往有內在的聯絡。其交響曲直接繼承、發展了L.van貝多芬交響曲的風格,亦有聲樂加入,歌詞大多選自德意志民間詩歌集《男童的神奇號角》;大多具有標題性的構思,和19世紀德奧哲學、文學有密切聯絡。《第一交響曲》(《巨神》,1889)富於青春的活力與純樸的風格。《第二交響曲》(《復活》,1894)充滿悲劇性的力量,第4樂章採用《男童的神奇號角》中的歌詞《原始之光》,由女低音獨唱;第5樂章採用德國詩人F.G.克洛卜施托克的詩《復活》,由合唱隊演唱。《第三交響曲》(《一個夏日早晨的夢》,1896)的第4樂章,採用F.W.尼采哲學著作《查拉圖什特拉如是說》最後的詩《流浪者的夜歌》,由女低音獨唱;第5樂章採用《男童的神奇號角》歌詞《三位天使唱一首甜蜜的歌》,由女聲合唱及童聲合唱來演唱。《第四交響曲》(1901)較單純,終樂章採用《男童的神奇號角》中歌詞《天上掛滿小提琴》,由女高音獨唱。第5~第7交響曲(1902、1904、1905)為純器樂作品。《第八交響曲》(1906)規模更為巨集大,實系由兩部分構成的康塔塔。第1部分基於9世紀一首拉丁文讚美詩《造物主的神靈降臨》,由兩個混聲合唱隊與樂隊表演;第2部分基於J.W.von歌德《浮士德》的終場,作為一首交響詩合唱。全曲約需1000人演出,故被稱為“千人交響曲”。《第九交響曲》(1909)為純器樂曲。《第十交響曲》僅完成一個樂章《柔板》(1910)。除交響曲外,尚有交響性套曲《大地之歌》(1909),採用中國李白、孟浩然、王維等7首詩的德譯文譜成,由男高音及女低音分別獨唱,情緒深沉、壓抑。獨唱歌曲創作,大多表現深刻並常有民歌風格。早年有以《男童的神奇號角》詩詞譜的歌曲及組歌《漂泊者之歌》(1885)等,後又作有《孩子們的輓歌》(1904)、《呂克特詩歌五首》(1904)及晚年寫的歌曲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