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塔之窗

[拼音]:mingjing

漢代出現的選舉科目之一,至宋神宗時廢。被推舉者須明習經書,故以明經為名。這一科目似始於武帝時。從昭帝到成帝世,龔遂、翟方進等都以明經入仕。

兩漢舉明經並不定期,也無固定名額。東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曾下令郡國人口滿十萬者舉五人,不滿十萬者舉三人。這種按人口比例薦舉應屬特殊現象,因為史籍中僅一見。

明經由郡國或公卿推舉,被舉出後須通過射策以確定等第而得官,如西漢時召信臣、王嘉,都因射策中甲科而為郎。明經也有除為博士、文學等官者。漢代設定這一科,為儒生進入仕途提供了渠道。

魏晉之時,似無明經之舉。南朝又出現了明經。國子學學生,例以明經射策出仕,成績優者為高第。學館外也有舉明經者。北周及隋,也有明經之舉。

唐代明經與進士二科構成科舉制基本科目,明經又分為五經、三經、二經、學究一經、三禮、三傳等,要考試帖經(主考人將應試人所習的專經文句,遮掩其前後文,留下一行,令其誦讀全段,以測驗其記憶力,並定出優劣,名為“帖經”)、墨義以及時務策。錄取時分四等,分別按從八品下、正九品上、正九品下、從九品上授官。明經考試主要試記誦,比進士容易。參試者及錄取員額亦較進士為多。因而在時人心目中,明經不如進士地位高。

宋代科舉除進士外,諸科中亦有九經、五經、三禮、三傳、學究等科,是由唐代明經而來,考試之法亦與唐相近。仁宗嘉祐中,又於進士、諸科外別設一明經科,分二經、三經、五經,考試時問大義十條,試時務策三條,出身同於進士。神宗時,明經與諸科皆罷。

參考文章

郭敬明經典語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