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歌

[拼音]:zhengming

中國春秋戰國時期關於名分、名實問題的概念和學說。

孔子首先提出“正名”的主張。他的弟子子路問他替衛君治理國政從何入手時,他說:“必也正名乎?”接著他講了正名的理由,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孔子的正名思想是要維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名分,反對臣殺其君,子殺其父的越禮行為。名是指周禮所規定的等級名分。孔子所以提出正名,是針對當時已經出現的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違禮僭越現象而發的,但這一問題的提出,成為名實之辯的發端,在哲學史上也有一定的意義。

孔子以後,戰國時期的墨子從認識論的角度提出“名”與“取”的問題,說“瞽不知黑白者,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認為瞎子所以不知黑白,不是因為他說不出黑白這兩個名詞,而是他不能在實際中選取出黑白的東西來。公孫龍肯定了名是實的稱謂,說“夫名,實謂也。知此之非此也,知此之不在此也,則不謂也;知彼之非彼也,知彼之不在彼也,則不謂也”。要求名實必須相符。後期墨家批判了名辯家們的詭辯,主張“以名舉實”,明確地肯定名是實的摹擬。荀子在名實問題的辯論中,提出“制名以指實”的命題,肯定了名為實所規定,實異則名異,實同則名同,說“同則同之,異則異之”,“知異實者之異名也,故使異實者莫不異名也”。

正名思想及戰國時期演變為關於名實問題的爭論,是中國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時期政治經濟在思想中的反映。名實問題的爭論,對促進中國哲學認識論和邏輯學的發展產生過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章

正名定分造句素材於正名言名句大全名言名句張居正名言名句大全名言名句尹正名言名句大全名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