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非人民團結組織

[拼音]:Sang

[英文]:George Sand (1804~1876)

法國女小說家。通稱喬治·桑。1804年7月1日生於巴黎。父親是第一帝國時期的軍官。她 4歲喪父,由祖母撫養,在諾昂的農村長大。13歲時進入巴黎一修道院,1820年回到諾昂,發憤讀書,特別喜愛盧梭的作品。18歲時與杜德望少尉結婚,但她厭惡這個只愛玩樂的鄉紳。1831年,她帶著一子一女,離開丈夫,來到巴黎。為了表示獨立不羈和婦女解放的精神,她穿起男裝,抽上菸斗。

1832年,喬治·桑發表她的第一部小說《安蒂亞娜》。小說的女主人公安蒂亞娜渴望獲得真正的愛情,不願屈從於專制的丈夫──一個軍官的淫威,但又遇到一個紈袴子弟,感到失望,最後同童年時代的男友到印度隱居。小說提出了婦女解放的問題,引起社會的密切注意,作者因而成名。

1837年,喬治·桑發表小說《莫普拉》,它表明她對現實的觀察深入了一步。小說描寫一個封建家庭的兩個後代莫普拉和艾德梅的愛情故事。莫普拉在艾德梅的啟迪下,改變了封建觀念和流寇惡習,結成互敬互愛的夫妻。

喬治·桑的婦女問題小說都以愛情和婚姻自主作為婦女解放的前提。自從她和空想社會主義者皮埃爾·勒魯等認識後,受了空想社會主義的影響,小說創作產生了變化。在此期間,她與肖邦同居。

從《木工小史》(1840)開始,喬治·桑創作了一系列“社會問題”小說。《木工小史》原名《周遊法國的木工行會會友》,作者塑造了一個新的工人形象。細木工皮埃爾反對當時的幫派工會互相排斥和鬥歐的風氣,主張工人團結起來,對付共同的敵人──貴族和富人。《木工小史》是直接描寫工人的一部較早的小說。

《康素埃洛》(1842~1843)是喬治·桑的主要作品之一。小說描寫一個富有才華的女歌唱家康素埃洛的坎坷經歷。她先是被未婚夫欺騙,憤然離開了威尼斯。在波希米亞的一個宮堡中,又同阿爾貝伯爵發生愛情。但她不願成為伯爵夫人,不辭而別,來到維也納。阿爾貝死前設法見到了她,同她結了婚。她不願接受這份巨大的財產,毅然離開了宮堡。小說的男女主人公充滿了民主主義思想。康素埃洛嫉惡如仇,熱情奔放,耿直單純,不慕榮華。阿爾貝雖性情乖僻,但惜貧濟窮,贊成平等,強烈反抗異族的壓迫。

《安吉堡的磨工》(1845)也是喬治·桑的重要作品。小說主要描寫磨工路易和暴發戶的女兒蘿絲相愛,不能結合,後由一個貴婦從中幫助,成全了這對有情人。小說對復辟時期的法國農村有細緻的描繪。

喬治·桑一向生活在農村,對農民命運十分關切。1846年她發表《魔沼》,開始了“田園小說”的創作。這部中篇小說描寫貧窮的農村姑娘瑪麗同農民瑞爾曼相愛和結婚的故事。兩人都藐視金錢,寧願自食其力。《棄兒弗朗索瓦》(1848)敘述一個棄兒出身的磨工弗朗索瓦和磨房女主人的戀愛經過。《小法岱特》(1849)寫一個聰慧的農村小姑娘法岱特追求同村男孩的故事,她以純樸真誠的心贏得了他的信賴。喬治·桑的田園小說以抒情的筆調描繪大自然的綺麗風光,渲染了農村的謐靜氣氛,棄滿柔情蜜意,具有濃厚的浪漫色彩。

1848年革命的到來,一度使喬治·桑十分振奮,她寫了《致人民的信》,參加巴黎的五月遊行。但懾於工人起義的聲勢,又回到諾昂。第二帝國時期,她同宮廷來往密切。色當的慘敗使她感到恥辱。她對巴黎公社很不理解,但也反對殘酷鎮壓公社社員。1876年6月8日逝世。

喬治·桑屬於最早反映工人和農民生活的歐洲作家之一。她的作品描繪細膩,文字清麗流暢,風格委婉親切,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小說《魔沼》已有中譯本。

參考書目

M. -L. Pailleron,George Sand, Histoirede Sa Vie, Paris, 1938~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