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G.

[拼音]:sichuan xiangshu

四川曲種。由口技逐步發展而成。流行於四川省成都、重慶等地。口技起源很早,宋代瓦肆已有演出。宋人筆記《東京夢華錄》等書多有記載。到明末清初已發展得相當成熟,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流傳最盛,“俗謂之隔壁戲,又曰肖聲,曰相聲,曰象聲”(《清稗類鈔》)。表演者摹仿飛禽走獸和市井叫賣的聲音,用以表現社會生活的複雜場面和眾多人物。其藝術精湛,同現在四川相書的表演藝術十分接近。相傳四川相書在清咸豐、同治年間由外省傳入,後經幾代藝人苦心創造,吸收民間藝術和兄弟曲種的養料,豐富了內容,創作、改編了許多富有風趣的節目。加之對本地方言的恰當運用,遂使四川相書成為散發著地方鄉土氣息的獨特曲藝藝術。

四川相書由一個演員在高約5尺、寬約2尺見方的布帳裡,憑著一張口,藉助於簡單的道具(扇子、銅鈴、盆碗、木瓢等),描繪環境,陳述故事,表現人物的活動。觀眾看不見演員的動作,而是通過聽覺產生聯想,得到藝術享受。相書節目顯著的特色,是富於幽默諷刺的喜劇風格,常運用諧音、語誤、吟詩、作對、說諢話、作打油詩、用歇後語、開玩笑等等手法來取得喜劇效果,引人深思,回味無窮。它善於運用細小的生活片段,真實地反映社會生活。相書內容有嘲笑剝削階級愚昧無知的,有歌頌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也有意趣橫生,聽後使人輕鬆愉快,心爽神怡的。相書是以說故事為主,飛禽走獸的肖聲加在正文之前,起著吸引聽眾、靜場的作用。四川相書在陳述故事時,主要手段是運用生動、通俗、性格化的對白來塑造人物形象。同時,語言富於形象性,使聽眾如身臨其境。相書段子裡的人物,少則2人,多則10餘人,要使聽眾通過聲音分辨得出人物的性別、年齡和身份地位、性格特徵,乃至在故事進行中細微的思想情緒。演員運用脣、齒、口腔、喉和鼻腔等部位,迅速地變換著不同的聲音造型,使聽眾進入特定的藝術境界。如果人物過多時,還要運用外省方言來彌補其不足。

對四川相書藝術貢獻最大的現代藝人首先是曾炳昆(1900~1952),他創作的《黴登堂》,對40年代成都人民的苦難生活作了生動的描繪,為人民傾吐了哀怨。其弟子有劉玉清、曾小昆、羅俊林等人。其中羅俊林 (1920~1978) 較好地繼承了相書藝術。四川相書的傳統節目,在20世紀30年代有40餘段,由羅俊林保留下來的有25段,其中優秀節目有《騙總爺》、《寫對殺豬》、《黴登堂》等10餘段,1980年輯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