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驥,L.

[拼音]:renzhi buxietiao lilun

[英文]:Festinger’s 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L.費斯廷格於1957年提出的一種社會認知論。其前提是每個人都努力使自己的內心世界沒有矛盾,然而所有的人都無法使自己達到無矛盾狀態。費斯廷格把“矛盾”和“無矛盾”換為“不協調”和“協調”,並據此對認知現象進行分析。

認知不協調理論包含兩個認知要素:一是關於自身特點和自己行為的知識;一是關於周圍環境的知識。認知要素之間的關係有3種:無關係、協調一致的關係、不協調的關係。當一種非-X知識是從Y得出的時候,則X與Y兩種知識是不協調的。比如,一個人總是向別人借錢,同時又買了新車;一方面知道有自己的朋友在身邊,同時又感到恐懼。這些都是認知不協調的表現。

引起兩種認知不協調的原因有:

(1)自相矛盾。如既相信人類不久的將來能到達月球,又認為人類無法制造能夠脫離地球大氣圈的裝置。

(2)文化習慣不同。如在正式晚宴上,用手抓吃的習慣與正式晚宴禮節的知識是不協調的。

(3)特殊與一般的衝突。如某一民主黨人在選舉時喜歡某一共和黨候選人。

(4)已有的經驗作怪。如一個人站在下雨的地方說自己沒有淋溼,這對於有淋雨經驗的人是不協調的。認知不協調的程度取決於不協調要素對於主體的重要性和這種要素的多寡。

改變認知不協調的辦法主要有:

(1)改變與認知者行為有關的知識,以改變行為;

(2)改變與認知者環境有關的知識,以改變與環境的關係;

(3)增加新知識,全面接觸新資訊。

改變認知不協調會帶來心理抵抗,具體表現為:

(1)改變有關行為的知識會有痛苦,對改變行為的抵抗程度取決於認知者必須承受的痛苦或損失的程度;採取新的行為必須使行為者能夠得到某種滿足,對改變的抵抗程度是從新行為中得到滿足的函式。

(2)對改變環境知識的抵抗取決於行為者對新情況、新觀點的敏感程度。

(3)對增加新知識的抵抗取決於認知不協調的程度,在不協調極小或幾乎沒有的場合,尋求新知識的動機也極小或幾乎沒有;不協調為中等,對新知識的尋求和對引起不協調資訊的迴避是最積極的;不協調程度極大時,尋求新知識的動機顯著下降,而回避線上升,費斯廷格認為這是一種曲線關係(見圖)。

社會承認和社會支援對改變認知不協調有很大影響。如恰當的獎或罰會有利於認知變化;流言、流行、輿論和宣傳教育,會成為影響認知變化的社會支援力量。費斯廷格說,認知不協調理論的核心部分是很單純的,但它的適用範圍卻相當廣泛。1964年他進一步提出社會參與對改變認知不協調的作用,在決定改變看法之前的社會參與會影響決定後的行為,並且決定後所產生的新的不協調只在決定後不久最強烈,經過一段時間就會漸漸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