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化兵

[拼音]:Xinghai Yinyue Xueyuan

[英文]:Xi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培養音樂專門人才的高等學府。原名廣州音樂學院,它的前身是廣州音樂學校。創建於1956年,1958年改為廣州音樂專科學校,學制3年,並設有附屬中學。1966年與廣東舞蹈學校合併,改名廣東藝術專科學校。1969年又與廣州美術學院合併,改稱廣東人民藝術學院。1978年又復辦廣州音樂專科學校及附屬中學。設作曲、民樂、聲樂、鋼琴、管絃樂5個系,1980年增設師範系。學制作曲係為5年,其他各系均為4年,附屬中學為6年。1981年改為廣州音樂學院,由樑寒光任院長。為了適應音樂事業發展的需要,現採取多種形式辦學,陸續開設了教師培訓班、專業幹部進修班、附中民族班和師範專修班。1985年12月改用現名,趙宋光任院長。

據1985年統計,該院有教職工327人,其中教師177人,內有教授、副教授15人,講師83人。本科學生226人,附中學生113人,各種進修、專修生155人。教師中有著名音樂理論家趙宋光,著名作曲家施詠康、陸仲任、蘇克、黃容贊,民樂演奏家和作曲家黃錦培,聲樂家葉素、關慧棠、蔡靜儀,鋼琴家李素心、趙碧珊,雙簧管演奏家張金山,高胡演奏家甘尚時,嗩吶演奏家張天平,小提琴演奏家李自立以及青年大提琴家戈武等。教師們創作的作品,有不少獲得國內各種獎勵,還有的在國際比賽中獲獎。他們編寫的教材,有的已出版,公開發行;有的被國內一些藝術院校採用。

不少學生曾先後在全國和省、市的音樂創作和小提琴、鋼琴、高胡、揚琴及聲樂等專業比賽中獲得獎勵。

該院有一批對廣東地區民族民間音樂(含廣東音樂、廣東漢樂、潮州音樂、海南音樂等)的造詣頗深的專家,在長期辦學和藝術實踐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他們對廣東音樂的發掘整理(如潮州大鑼鼓)和繼承發展(如對廣東漢樂和高胡、揚琴等演奏技法的研究)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有些論著受到國內外專家的重視和好評。在樂器改革方面也做出了一定成績,如改良的手風琴、嗩吶、喉管、揚琴和三絃等曾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和廣東省科研獎。

據1985年統計,該院先後培養了594名本科和大專畢業生。他們大多分配到省、市及各地的文藝團體和教學單位工作,不少人已成為業務骨幹;有的曾隨藝術團體出國演出,其中高胡演奏家餘其偉、小提琴演奏家何東等已蜚聲中外;有的已是加拿大、美國、香港等地音樂界的知名人士,如指揮家賴德梧等;他們為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為促進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該院和澳大利亞悉尼音樂學院建立了校際友好聯絡。從1979年起出版了《廣州音樂學院學報》(現名《星海音樂學院學報》)。為加強師生的藝術實踐,成立了實驗樂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