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革命遺址

[拼音]:dongbula tanchang

新疆哈薩克族曲種。以哈薩克族的彈撥樂器冬不拉伴奏而得名。冬不拉彈唱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一般以自彈自唱為主,稱為阿肯彈唱。阿肯是哈薩克人民對民間說唱藝人或歌手、詩人的稱呼。哈薩克人民的口頭文學,包括許多古老的敘事詩、故事、諺語等,都是靠阿肯世世代代口頭傳唱而儲存下來的。阿肯彈唱善於抒情,曲體結構極為自由,沒有固定曲調,以說唱為主,伴奏為輔,彈唱時往往以熱情洋溢的前奏引出高亢悠揚的歌聲,有如湍湍激流傾洩不止。這種彈唱適於演唱古老的敘事長詩,也便於演唱即興創作的詩歌,用以描繪大自然,歌唱牧區草原的新生活。另一種阿肯彈唱,有幾種固定的曲調,音樂上以大幅度的節奏變化,頻繁的2/4與3/4的對比變化和富有特色的調式交替而給人以充滿活力的聽覺美感。演唱時往往有幽默風趣的表情,適於演唱自然風光、生活習俗等短歌。另外有男女對唱的形式,常見於草原上一年一度盛行的阿肯彈唱會。20世紀50年代以後興起的多人齊唱形式,是借鑑了柯爾克孜族的“庫姆孜彈唱”逐漸演變而成,以彈唱短歌為主,節奏比較簡單,曲體結構嚴謹,易唱易記,大都是歌頌新生活的創作。冬不拉彈唱的內容極為廣泛,有歌頌英雄的史詩《阿爾卡勒克》,描定愛情的敘事長詩《薩麗哈與薩曼》、《賽里木湖的傳說》,還有歌唱草原風貌、牛馬駝羊、飛禽走獸的短歌,表達男女愛情的戀歌,幽默風趣的謊言歌、寓言歌,反映人民生活習俗的慶賀歌、新娘歌、出嫁歌、挑面紗歌、搖籃歌、哀歌等。著名的阿肯有司瑪古勒、蘇里唐、馬吉提等人。(見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