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夏之防

[拼音]:Ning-Han Zhanzheng

1927年10~11月,南京國民黨中央特別委員會李宗仁等與武漢政治分會唐生智等在皖南、武漢一帶進行的戰爭。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相繼叛變革命後,於同年9月在南京成立國民黨中央特別委員會,由寧、漢和在上海的西山會議派三方面代表組成,同時改組了國民政府和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因特委會的實權把持在桂系李宗仁和西山會議派手裡,汪精衛回武漢後即與唐生智聯合,成立中央政治委員會武漢分會,控制湘、鄂、贛三省,反對南京特別委員會。唐生智指揮軍隊由安慶繼續東進,佔領蕪湖,威脅南京。剛剛形成的寧漢滬合作再次轉化為寧漢對立。10月20日,南京特別委員會下令討伐唐生智,寧漢戰爭爆發。

南京討唐軍以李宗仁統率江北軍沿長江北岸西進;程潛統率江南軍沿長江南岸西進;朱培德在江西策應夾擊唐軍;何應欽、白崇禧分別在津浦線防守奉魯軍,掩護西征軍。馮玉祥部隊沿平漢線南下,威逼武漢。開戰後,唐軍迅速敗退西撤。南京討唐軍在廣東李濟深、四川楊森等軍的響應和配合下,先後佔領蕪湖、安慶、九江、武穴等地。11月12日,唐生智戰敗通電下野,13日寧漢雙方下令停戰,長江下游戰事結束。14日,南京討唐軍進駐武漢,唐軍退往湖南,後被桂系收編。15日,南京特別委員會決定取消武漢政治分會,改設湘鄂臨時政務委員會,以程潛為主席。寧漢戰爭導致桂系勢力的迅速膨脹,對以後蔣桂矛盾的發展產生了直接的影響。